• 51阅读
  • 0回复

“编外后勤处长”于肖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2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编外后勤处长”于肖兰
袁世泽曹晓明田兆广
在群星璀璨的巾帼英模榜上,如今又写下了一个好军嫂的名字——于肖兰。她是山东文登商业公司职工,济南军区某团后勤处长李惠强的妻子。前不久,民政部、总政治部授予她“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
时光倒流12年。1985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夜已经很深了。文登市泽头镇雨夼村一个农家小院里还亮着灯光。于肖兰默默地为丈夫收拾着行李,心乱如麻的李惠强坐在炕上低着头抽闷烟。婚假一晃而过,明天就要归队了,可是他怎么能放得下心呢:母亲的哮喘病越来越重,两个弟弟一个神经不好,一个小时候摔伤留下后遗症,父亲这个家中唯一的顶梁柱,如今又得了肝炎病。于肖兰知道丈夫的心思,她拉着李惠强的手郑重地说:“放心地走吧,家里的事有我,你安心干你的工作。”
一句诺言,千斤重担。从此,一个刚刚过门的新媳妇,用自己孱弱的双肩撑起了一个不幸的家庭。
转眼到了夏季。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于肖兰到乡下给公公送药。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雨。由于房子漏雨,一顿饭的工夫,竟挪动了两次饭桌。看到这一切,于肖兰心里很不是滋味。
又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于肖兰兴冲冲地走进婆家的门,她把两位老人叫到一起,掏出一沓钱说:“爹、娘,这是我当姑娘时攒下的3000块钱,咱们盖栋新房吧。你们说咋办,我来张罗。”捧着这3000块钱,两位老人潸然泪下。
这年秋天,李家搬进了4间崭新的砖瓦房。看着瘦了一圈的儿媳妇,婆婆心疼地说:“闺女,你受苦了。”
刚刚了却了一桩心愿,又一个重负落在于肖兰身上。公公的病情加重了,住进了文登市医院。于肖兰跑前跑后料理一切。这时的她已怀有7个月的身孕。每天早晨,她天不亮就起床,给公公做好可口的饭菜,拖着笨重的身子送到医院,侍候公公吃完,自己才草草地吃几口凉饭,匆匆赶去上班。中午、晚上,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医院,喂饭喂药,侍候在床前。医护人员提醒她,老人患的是传染病,你有孕在身,要小心才是。于肖兰想的却是丈夫不在身边,当媳妇的得尽双份孝心。
于肖兰为公公的病倾尽了心血,病魔还是无情地夺去了老人的生命。家人和邻居都说让李惠强回来为老人送终,于肖兰耐心地说服大家:“爹已经去世了,惠强远在千里之外,又带着几十号人,就别让他分心了吧,俺替他为爹尽孝送终。”
期盼丈夫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军人,是于肖兰不变的心愿。无论李惠强工作顺的时候还是不顺的时候,也不论他提升快的时候还是慢的时候,于肖兰总是鼓励他向着这个目标奋进。1993年,她鼓励李惠强自费参加了南京政院的函授学习,拿到了大专文凭。每次出差,她总忘不了进书店,给丈夫买几本实用的书。为了给丈夫腾出更多的时间看书学习,无论工作多忙,她都把家务事操持得井井有条。结婚这些年,她没因为家事让李惠强请过一次事假。
于肖兰对丈夫的事业一往情深,部队建设的大事小事她都牵挂在心上。团里建起生活服务中心,她主动牵线搭桥,使部队建立了3个肉、蛋、菜直供点,为改善连队伙食尽了份力。官兵们亲切地称她是“编外后勤处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