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殷殷炎黄儿女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0-24
第7版(国际)
专栏:

  殷殷炎黄儿女情
本报记者施晓慧
金秋季节,由中国经贸委、国家外专局与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10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将着重解决什么问题?美方专家团是如何组成的?记者就此采访了本届研讨会美方筹委会主席林章申博士。
林先生告诉记者,本届研讨会的所有题目,是由中国经贸委统筹从企业汇集上来的,全是一些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大致分为电子光电、通信、计算机及软件、能源、化工、机械自动化、医药及生物、冶金和环保等项。然后在全美各大城市及华人科技社团中征选专家,以“以人就题”的原则,从200多名报名的专家中,遴选和邀请了70多名,其中14名专家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中国赴美的。10月14日,他们分别从北京、上海入关,分赴北至哈尔滨、南到广西玉林的各基层企业现场交流访问。林先生说,这些海外华人专家大部分供职于美国大公司企业,有着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他们此行,都是利用私人假期,克服了子女安顿等困难,抱着为中华民族经济发展做点实事的心情而来的。他特别提到了吴碧铮女士,她为了这次中国之行,特让丈夫请假照顾6岁的女儿。林先生说,从中不难体会到炎黄儿女的一分心意。他说,他们这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侨、华裔,都对中国的发展非常关心。但只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了报效家乡的机会。能在世纪之交,逢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之盛世,是这一代华人的幸运,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机会。
抓住机会做些实事,是与会专家的共同愿望。这是记者采访中最深的感受。
环保组的水处理专家邵贻爵博士,这次带回的是以较低成本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许多建议。他是1980年赴美的自费留学生,如今是美国洛杉矶市政府公共卫生署水处理厂的厂长。他在那里享受着政府公务员的待遇,过着中产阶级的安定生活,1995年在全美水环境年会上荣获了全美水质改良奖。但他告诉记者,他已在考虑回国服务的问题。他说,1996年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邀请,参加了21世纪中国水管理计划的会议,当他回到阔别多年的中国进行水质考察时发现,中国的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说:我不能抱怨别人,因为我就是搞这项专业的。我曾经为美国的水处理做出了贡献,为洛杉矶市政府节约1亿美元,现在我心里更想为我的家乡尽一分力。
机械组倪军教授是改革开放后赴美学子中成就最突出的几个年轻人之一。现在,他负责的密歇根大学吴贤铭制造研究中心是全美同类研究机构中最好的。1994年,他以研究、教学、学术三方面成就突出而获美国总统教授奖。此行,已是他今年内的第四次回国了。他说,前不久上海交大校友聚会时才发现,当年他在交大学习制造业的同学几乎都改行了。但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实力,是一定要以强大的制造业为后盾的。美国、日本、德国的发展都说明了这个问题。道理就在于,只有强大的制造业才能将科技发明成果最快地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规模生产的高质量商品。说这话时,不难看出他的焦急心情。他说,中国要强大,一定要让制造业发展起来。为了推动这一事业,他领导的研究中心已与国家教委合作,设立了一项机械制造奖学金,每年选拔优秀学生出国深造。去年已选送5名博士、5名博士后攻读者,今年的8名博士和5名博士后攻读者也已在选拔中。为这次研讨会,他也带回了针对国内机械制造问题的许多建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