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故乡的石拱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07
第12版(副刊)
专栏:

  故乡的石拱桥
易呈学
我家村上的后背有条小港,人们习惯地称它为后背港,港上面古人用方石垒成了一座弧形的小桥,叫作卷门桥,桥上面拱顶上正中有个九九见方的孔洞,称为桥洞。
小时候听祖母说,这座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相传,当时乡间建石拱桥合龙时必须要选一位美丽漂亮的童姑祭桥,以保石拱桥千秋万代不倒塌。在石拱桥即将合龙的前三天,村里的族长选择了一名年仅九岁的聪明伶俐的哑巴童姑祭桥。就在石拱桥合龙的头一天夜晚,乖巧的哑巴童姑,偷偷遛出了大门,孤身一人站在荒郊野外,用无声的语言向父母祝愿、诀别。她去了她该去的地方……石拱桥合龙的那天,没有童姑祭桥,故而留下那么一个九九见方的孔洞无法合龙,九九取其谐音久久之意,以保石拱桥久久常在……
石拱桥约有八米的跨度,三米宽,小巧玲珑,十分精致。桥下是一条清澈见底,潺潺流水,常年不歇的小港,行人过桥则有飘飘欲仙之致。记得年少时,每到夏秋时节,这条小港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场所。经常同村上的几个牧童放牛、砍柴、读书、摘莲蓬回来,就在这石拱桥下的港里泡上一阵,洗个冷水澡,打一阵水仗,钻几个水葫芦,把小港的水搅得天翻地覆。然后再摸到石缝里、树蔸下捉几条小鱼,逮上几个虾子、螃蟹回去向家里人报功,以此来逃避大人的责骂和讨取他们的欢心。
十三岁那年,我在乡办小学读完了六年级,考取了县级中学,就要离开这个小山村,远去一百多里外的县城学习和生活。这天早上母亲忙碌了几个小时,鸡叫头遍就起来为我检点行装、炒米、做饭、煮茶蛋……五更时分我和爸爸就吃完了早饭,父亲挑上行李,我拎上一个炒米袋,茶蛋袋,背上一个小水壶。当我拎起这些食物袋时,心里扑通扑通跳:家里并不富裕,妈妈和弟妹在家里吃红薯稀饭,我一个人带这么多好吃的不亏心吗?于是,面带笑容推托说:妈妈,我第一次出远门,步行一百多里,带许多东西怕吃不消,这些炒米和茶蛋留些下来给你们吃吧……话音未落,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崽啊!出远门多带点吃的好,常言道:富路穷家啊……
东方刚刚破晓,我和爸爸第一次踏上了远征的路程。村上的父老乡亲和平时在一块放牛、砍柴、上学的伙伴们都伴随母亲一道送我到后背港的石拱桥上,从他们那张张笑脸可以看出对我的情和爱,希望和关怀。在挥手分别时只见母亲用手慢慢地挪动腰间的围裙轻轻地往上一拉,擦去了脸上的泪水……我迅速地回过头来同爸爸大踏步地朝前走,但是我的眼睛已经湿润了,模糊了……
屈指一数,离开家乡那个小山村已经三十几年了,但是我家后背港那个石拱桥在我记忆中永远不可磨灭,每次回家过这桥时总得驻足沉思片刻。远望四方:山还是那些山,桥还是这座桥,港还是那条港,水还是从上往下流。它那憨朴厚实的身躯弓着腰匍匐在小港上几百年了,从不喊苦喊累,它那紫褐色的面孔久经风霜布满了皱纹,装满了世世代代的甜酸苦辣的往事,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是它把我背出这个小山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