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书记驻点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2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社会扫描

  书记驻点记
包光华
在“中原磷都”胡集镇,干部群众谈及湖北荆门市委副书记、钟祥市委书记陈永贵在此驻点的故事,总有说不完的肺腑之言。
为扶持山区贫困村发展,陈永贵翻山越岭,多次到胡集的“西伯利亚”——张湾和小山两村,了解群众疾苦,并拨款8万元修建山村公路,拨款3万元发展千亩经济林,维修水利设施,解决干旱死角……他还将张湾村作为自己的扶贫联系点,从村级班子建设到农户万元庭院开发,他都定期到村入户进行指导。去年,张湾村党支部已由三类支部转化为一类支部。如今,山区人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广,白云山区7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1992年的不足1000元增加到去年的2773元,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翻开胡集镇的信访档案,在一封来自长岗村四组的感谢信上,市委书记的名字频频出现。1996年夏天,胡集镇遭受严重水灾,陈永贵到胡集指导抗洪救灾工作时,在漂湖管理区听说了长岗村四组一家三口的贫困境遇,他立即赶到长岗村四组,看望了刘立珍母子3人。在低矮的瓦房中,他对随行的各级干部言辞恳切地说:“扶贫帮困工作要做得更深入细致一些……再穷再苦,也不能穷了孩子,苦了后代……”他当即决定,对刘立珍的小儿子刘国民实行个人扶助。9月份开学时,刘立珍便收到了来自钟祥市委的汇款单。捧着市委书记的救助款,刘立珍激动得热泪盈眶。1996年末,刘立珍两个儿子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小儿子刘国民,四门总分居全校第一。今年1月26日,刘立珍生平第一次提起了笔,以其简拙朴实的笔触,给市委书记写了一封洋溢着感激之情的信:“……在您的关心下,我的儿子变了,我们全家变了……感谢您,给我们带来了幸福和温暖……”
“转变干部作风,一把手要做出样子。”陈永贵每月去胡集2次至3次,经常是上午开会,下午下乡,晚上学习,第二天督办检查。近年来,他先后就“学习张家港”、效益农业建设、科技兴农、小康建设、农村政策落实、工业发展、企业改革、干部作风以及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会议精神等工作,直接下到驻点乡镇督办,做到有部署,就有督办;有安排,就有落实。
去年夏季,钟祥市中型水库——胡集峡卡河水库由于连续陡降大到暴雨,库水位猛涨,出现了超警戒水位0.75米的历史最高水位,水库坝坡反滤坝出现200平方米的滑坡,险情直接威胁着下游3个乡镇数万人的生命财产、大中型厂矿企业和焦枝铁路的安全。得知汛情,正在省里开会的陈永贵紧急赶回,从武汉直赴峡卡河水库。一下车他便卷起裤腿,投身到抗洪抢险的洪流中。他亲自参加抢险方案论证,组织调度和物资供应,并调动武装民兵抢险队200人参加抢险。三天三夜,整整72小时,数百个泥人在抢险一线奔走忙碌,分不清谁是市委书记,谁是抢险队员。险情过去后一身疲惫的陈永贵马上又急忙赶往其他乡镇巡查灾情,指导抗灾自救。
当地群众说:“陈书记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号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