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红河谷》诞生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04
第5版(专版)
专栏:

  《红河谷》诞生记
尚轩
早在199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的冯小宁完成了他的电影导演处女作《战争子午线》,虽然得了奖,可他觉得片子没拍好,没拍彻底。于是,这位不安分的年轻电影工作者又萌发了一个念头,想拍一部有大山大川那种壮丽场景、有很深的内涵、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很大气的片子,所以他想到了本世纪初藏汉人民共同抗击侵略者的那段真实而悲壮的故事。尽管后来他拍《北洋水师》和《大空战》忙得不可开交,但这个选题冯小宁一直在琢磨。1995年初,冯小宁和当时的上海市电影局局长、著名导演艺术家吴贻弓谈起此事,引起吴贻弓的极大兴趣。尔后,吴贻弓和上影厂厂长朱永德多次与冯小宁接触,拍板支持他先写出剧本。他们觉得一部电影的成功,关键在于寻找到选题的独特点,而《红河谷》正是这么一个别人尚未发现和挖掘且视角特别、难度很大的题材。吴贻弓和朱永德认定冯小宁把视线投向伟大而神秘的西藏并从中国近代史上寻觅到藏汉人民抗击英军这一事迹是难能可贵的。因为这个特殊的创作领域,多少年来没有人敢去碰它,这是一座诱惑全球电影人的处女峰!他们希望《红河谷》能十分强烈、十分激昂地弘扬一种融含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这种弘扬决不是口号式的、表面形式上的东西,应该通过影片向观众传达一种深刻的立意,那就是我们应该从前人鲜血染红的河谷中听到历史的回声,看到我们的先辈用生命铸成的丰碑,并以他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开创我们中国人的新生活。正是带着这种指导思想,冯小宁闭门谢客四个月,拿下了《红河谷》的剧本。
剧本写出并经过反复研讨后送交上级主管部门,从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到广电部有关领导阅后都十分重视,多次给予关心、指导。1996年4月,上影厂厂长朱永德亲自带队,以他摄影师的独特目光和导演冯小宁、上影优秀美术设计师陈绍勉等一齐出外选景。翻过高山峻岭,穿行戈壁荒滩,挺进塞外草原,跨越河西走廊,从布达拉宫脚下出发,经藏、川、陕、甘、宁,日夜兼程、干粮充饥,以一辆吉普车为交通工具,纵横2000多公里,整整20天没有睡过一个完整觉。嗣后,上影建立了强有力的摄制班子,制片主任张建民是和斯皮尔伯格等合作过的年轻干将;摄影师高子逸曾拍摄过荣膺国际大奖的影片《留守女士》;录音师詹新则是“金鸡奖”影片《阙里人家》的录音……在选择演员时,冯小宁和厂、局领导斟酌无数次、筛选数十人,最后还是确定由上影主演过《我丑,可是我很温柔》等片的青年演员宁静领衔主演。当时的宁静因拍别的戏时在现场受伤。读过剧本的宁静被深深吸引,尽管医生一再嘱咐她还需卧床休息,可她却义无反顾地进入世界屋脊投身创作。可以说,《红河谷》是上影历史上拍摄最艰苦的一次艺术实践,摄制组的每一个人都说自己经历了一次生与死的考验,一次身心与灵魂的净化。上海广电局副局长李民权等有关同志赴藏慰问摄制组时,面对一群皮肤黑紫、嘴唇干裂、一脸灰垢、满目血丝的上影人,这位曾任上影党委书记的领导竟一时辨认不出昔日曾和他朝夕相处的同伴们!为了一组雪山蓝天作衬景的镜头,摄制组居然在只有一个氧气袋、没有医护人员、没有搬运民工的情况下,屏足全身气力,硬靠人拉肩扛,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背着沉重的器材、道具,一步几喘又爬又挪攀登,创造了人类电影史上在被藏胞称为生命极限区域的海拔6000米高度以上拍片的惊人奇迹!回想起那段似人非人、有时找不到住宿点大伙儿挤作一团熬到天明的艰辛日子,上影人感慨万端:“要拍人民群众喜爱的影片,就必须有这么一种精神!”值得一提的是:《红河谷》的成功是与上影人、上海广电局决策者们卓有远见的魄力和真抓实干的精神分不开的。剧本定稿伊始,上影便破例以1000多万元的雄厚资金注入拍摄,其中上海广电局投资600万元;开机后,每批样片送回,厂、局领导都及时审看,提出具体修改和补拍方案;拍摄完成后,他们又协同导演、剪辑一道,从520分钟的毛片中一次又一次精剪,最终完成了这部1小时56分钟的精致作品。(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