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泼墨绘史工笔描人——《大转折》导演的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04
第5版(专版)
专栏:

  泼墨绘史工笔描人
——《大转折》导演的话
韦廉
去年长沙电影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全国的电影工作者肩负“多出精品,促进繁荣”、“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光荣使命,以饱满的创作热情,积极投入到实行“9550工程”的工作中,殚思竭虑,苦干实干。经过广大电影工作者的共同努力,1996年国产影片的创作和生产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影片题材领域拓宽,总体质量得到提高,其间涌现出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成功之作。今天本报特发专版,向广大读者介绍几部1996年国产电影创作中的优秀之作。
——编者
50年前,刘邓大军在陈毅、粟裕的华野和陈赓、谢富治的太岳兵团配合下,千里跃进大别山,迫使国民党军转入战略防御,大大地加速了战争的进程。这是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直接变为战略反攻的伟大转折,是中外战争史上的空前创举。其气势之雄浑,其战略构思之伟大,其历史意义之深远,其战争过程之艰苦卓绝至今未被文艺作品所充分地表现。这也就是尽管以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已有多部,我们还要拍摄这部影片的原因之一。
在实现这次历史性大转折的三军行动中,刘邓大军的担子最重、责任最大、困难最多、牺牲最大。在本片创作中,我们努力发掘并着重展现的是刘邓大军在强渡黄河、鏖战鲁西南,尤其是在向大别山挺进和大别山实施战略展开的各个重要时刻和紧急关头表现出来的顾全大局、敢挑重担、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以及不但敢于和善于战胜敌人、克服困难,而且敢于和善于战胜和纠正自身内部的弱点和错误倾向等坚定的信念和大无畏的精神。
塑造好刘伯承和邓小平这两个人物,影片就成功了一半。
塑造人物必须从生活出发。
人们都说“刘邓不可分”。刘邓被称之为共产党军队中军政一把手团结合作的楷模,以至于有人说“刘邓之间是不能打顿号的”。那么,是什么使得刘邓能够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亲密共事十三年呢?
首先是他们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和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以及对党对人民的忠心。
另一个重要原因,我想,应该是刘邓二人各不相同甚至反差很大的思想感情、个性气质、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以及生活经历和文化修养等多方面的互补和融洽,才使得二人如鱼得水、相得益彰、珠联璧合、相反相成。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
影片要表现好刘,必须表现好邓;同样道理,要表现好邓,也必须表现好刘。另外,要表现刘邓的统一,就要表现二人之间的差异;表现二人之间的差异,是为了真实、准确和深刻地表现好刘邓的统一。艺术的出发点是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特征性的内容,艺术的指归是发掘人的思想感情、个性特征和塑造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为了便于创作,我把采访、收集来的资料经过集中、分析、归纳后列出刘邓人物形象的几个侧面。外表上,刘伯承雅儒温厚,邓小平沉稳冷峻。性格与工作作风上,刘伯承老成持重,恬淡谦退,严谨周密,心细如发;邓小平意志坚强,行事果断,慎思断行,举重若轻。语言上,刘伯承形象幽默,寓庄于谐,条分缕析,逻辑分明;邓小平简明扼要,避虚务实,概括凝炼,一针见血。这些在影片中加以对比表现。
本片用工笔刻画人物,以泼墨挥写战争。
历史进程中所涉及到的大大小小一系列战斗和战役我们不可能在影片中一一表现。我们舍弃了对事件或剧情的发展不起支撑和推动作用,对塑造人物性格不起烘托作用,在营造氛围或渲染环境上无显著特色,与某些影视作品重复或雷同的战斗和战役。
强渡黄河之战。不作细部描绘,强调毛泽东运筹帷幄的雄才大略和刘邓大军所向披靡的大气势。
六营集歼灭战。这是刘邓“围三阙一”、纵敌突围、巧布口袋阵,一夜之间吃掉敌人两个半旅的得意之笔。我们突出的是刘邓“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从容潇洒:当战斗还在进行中,刘伯承已经在思考下一步攻打羊山集的事了;熬了一夜的邓小平则端着警卫员煮好的咖啡,用小勺缓缓地搅动着,在杯内咖啡的漩涡中长长地叠印出鸟瞰的六营集围歼战的战场全貌。
羊山集攻坚战。恰逢酷暑雨季,堑壕里灌满了水,又遇劲敌,久攻不下。刘伯承在批评了二纵司令员陈再道缺少调查研究、一味强攻硬挤之后,又亲临前沿阵地视察。战斗间隙,战士们冒着大雨在纵横交错水深齐腰的堑壕中运送烈士、伤员、弹药和饭菜以及抢修工事等情景,可以成为刘伯承和陈再道情绪的持续和延伸。
本文还着力于表现人民群众与战争的关系。
真实地表现出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初创根据地时的艰难处境,准确而深刻地表现好刘邓对大别山区人民群众的理解,从而使影片在表现战争和战争中的人的同时,还要能打动并引发观众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进行深层的思考。这是一种超越。(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