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敕勒川巨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08
第4版(要闻)
专栏:

  敕勒川巨变
本报记者刘亮明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北朝民歌描绘的内蒙古阴山南麓土默特平原的美景,不知曾令多少人心动不已。
可是,最近我在敕勒川上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陶思浩乡64岁的蒙古族农民李丑丑感慨地说:“我还是娃娃的时候,这儿十里八里摆那么三五户人家,抬眼一片盐碱荒滩,牲口见不上几只。人们年年用锹翻几垄地,连口吃的都刨不下。如今住的是砖瓦房,吃的是精米白面,种地用的是拖拉机,出门驾的是摩托、汽车,算是活在天堂上了。变化大得人都不敢相信。”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土左旗粮豆亩产还不足40公斤,牲畜总头数不足7万头(只)。自治区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33万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这里才逐步走向繁荣富强。
上达赖村过去是土默川上有名的穷村,洼涝成灾。多年来,全村坚持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搞科学种田,农业生产“年年都有新套套,年年都有新面貌”。83岁的蒙古族老人张万全指着满院金黄的玉米说:“粮仓都放不下了。”过去“连科学的边儿也挨不上”、“遇到难处就求神拜佛”的农牧民,如今随口就是成串的科学种田新词儿。56岁的老支书张二科自豪地说,如今全村种植养殖、农畜产品加工结合,环环相扣,互相促进,粮食亩产400多公斤,人均饲养牲畜15头左右,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上。
有新民歌唱道:“牵牛牛开花爬上了墙,满村村日子赛天堂。”土默特左旗真正成了地肥、水美、民富的米粮川,农业生产走上了集约化、产业化的路子,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商品粮基地、种子基地、瘦肉型生猪基地和全国“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全旗粮食产量已由解放初的9000万公斤,稳定提高到3亿公斤左右;牲畜总头数也从12万头增到45万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996年已达1906元。
工业生产的变化更大。过去,土默川几乎没有工业,到1949年,土左旗的工业总产值仅有43万元。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现代工业开始在这里“平地起家”。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化肥厂、水泥厂、农机厂、制酒厂、羊毛衫厂、地毯厂等一批中小型地方企业蓬勃兴起,为古老的土默川注入了强大的活力。1996年,土默特左旗工业产值已突破20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近1.1亿元。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迅猛崛起,产值利税成倍增长,成了具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去年,全旗乡镇企业总产值已超过37亿元,上缴税金2000万元。
更令人欣喜的是,土默川与外界隔绝的“篱笆墙”已经拆除,祖祖辈辈守着家门的土默川人,近年来已与国内外14个地区、城市建立了贸易往来,成立了4家合资企业,另有40多项经济技术协作项目已确定并在紧张运作。旗内已形成了以盘古工业城、金山开发区为龙头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土默特左旗旗委副书记姜革峰兴奋地说:从刀耕火种到现代化工农业,敕勒川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大跨越。许多梦想与神话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敕勒川的春天到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