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播下绿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1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河山万里沐春风

  播下绿色
郑州大学新闻系93级王昉
一过大年初一,我就嚷着要出去透透气儿。哥哥提议去少林寺,姐姐说去看龙门,他们争执不下,最后还是我一锤定音——游邙山。
其实这出于我心里一个“自私”的想法,想去看一看“朋友”——我亲手栽种的小树。
出郑州市区向西北方向车行20公里,闪过几座光秃秃的抖瑟着干枯茅草的山头,看见一片怡目的绿色,绿得鲜亮,绿得生机盎然,我的精神也为之一振。
这就是郑州人在光山头上栽出的黄河游览区。我急不可耐地爬上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头,这里有属于我的一片绿色。那是上小学时,我跟妈妈上山来栽树,妈妈挖了一个大大的树坑,我挑选了一棵最漂亮的小柏树苗,把它栽在坑里,然后蹦呀跳呀把土踩得结结实实。我们又辗转了好几个山头挑来水喂饱它。我还在它的枝杈上系了一根红绳儿作为记号。
而今,在岁月奇妙的点化下,我和它都长大了。眼前一排排招展的侧柏,健硕茁壮,我已分不清哪一棵是我牵挂的朋友,我觉得棵棵都像它。在干旱缺水,风狂碱大的恶劣环境里,它们能活下来,并染绿了山头,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
过去邙山是郑州的“风沙口”。郑州人深受风沙之苦,据说“一人一年要吃一块坯”。今天邙山的绿色是昨天的梦。自从1983年邙山成为郑州市全民义务植树基地以来,邙山上已栽树53万株,成活40万株。
放眼群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绿云中楼阁点点,小亭掩映,像吴冠中的油画。我的心中竟荡起一种自豪,因为是我们的汗水把邙山的绿色浇灌得更为美丽。
寒假的这次邙山之游,使我对植树绿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想:大自然需要绿色,如果每个人都栽上几棵树,那该多好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