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沉重的艺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1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沉重的艺术
李文云
在欧洲旅行,我最喜欢那里城市中浓郁的艺术气氛。那鲜花,那草坪,那广场,那教堂,更有那点缀其间的处处雕塑,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但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上看到的一尊真人“雕塑”,却令我久久难以平静。
那是去年8月中旬的一天。我们一家3口在卢浮宫花了6个小时,仍未能看完那些展品,下午6时要闭馆了,工作人员礼貌地疏导着人群。带着几分满足、几分遗憾,我们不甘地离开了那无价的艺术宝库。天色尚亮,为争取时间多看看巴黎市容,我们决定步行到凯旋门。漫步在举世闻名的香榭丽舍大道上,我们不愿错过每一处美妙的街景。没走出多远,就听到女儿喊起来“又一处雕塑!”呵,真是,白色的,十分素洁、典雅。走近了,我们才发现,这是一尊真人雕像。这位街头艺术家,用一块白布把自己周身裹得严严实实,站在一个小小的、也裹着白布的台子上,其他暴露的部分,脸、脖子、手、脚都涂成了白石膏色,与那块白布浑然一体,他闭着眼睛,连眼睫毛也是白色的,就那么一动不动地一个姿势站着。“参观者”越聚越多,但除了惊异、好奇、赞叹和小声地议论之外,没有人去碰一碰那“雕像”。终于,有一位老太太忍不住了,她轻轻走进了绳圈,围着“雕像”转了一圈又一圈,前前后后仔细地看了一遍。她甚至动了动那“雕像”的手指,以证实这确实是活人。那手指当然是软的、热的。在离“雕像”不远的地上,放着一个盒子,里面已经有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硬币……
不知当时的围观者中,有多少是像我们一样的旅游者,刚刚走出卢浮宫,刚从那摄人心魄的真迹“维纳斯”、“蒙娜丽莎”身边走开,再看看眼前这座有生命的、在呼吸的热血“雕像”及“雕像”脚下那收硬币的盒子,真让人百感交集。
后来,在德国慕尼黑市中心,我们也曾看到同样的街头真人“雕像”,所不同的只是那人涂的是金粉色,戴着鸭舌帽和墨镜,很像钢铁工人。相比较之下,在英国伯明翰市中心商业街上,每逢周末采购高峰时常出现的真人“雕像”,要算是“简装”的了,那只是穿件“行头”,脸上涂满夸张的油彩,手里拿顶帽子,作个姿态,一动不动。
除了这种一动不动的静态艺术,在西欧许多城市中,还时常有机会遇到动态的街头艺术,五花八门、行行色色的即兴表演。一次在巴黎地铁乘车,居然赶上两场“演出”:先是一架手风琴、一只铃鼓,一曲终了,边收币,边向下一车厢转移;后是扯起一块小幕布,表演木偶戏,配上经典名曲录音。这类地铁艺人表演,通常节奏很快,一两站换一个车厢,收硬币时多少自愿,不给也绝无恶言。
曾与当地人聊起这些街头艺人,有人认为是外来移民,是“东边”过来的;有的则认为主要是当地人,是经济不景气、高失业率的产物,答客者充满忧虑。是呵,欧洲曾经辉煌过,而如今那街头的雕像、乐声似乎仍在诉说着久远的艺术传统,诉说着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的骄傲,而那一只只收硬币的盒子,则分明诉说着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作品中的沉重与无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