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亚太经社会成立50周年研讨会提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共同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20
第4版(要闻)
专栏:

  亚太经社会成立50周年研讨会提出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共同发展
据新华社上海3月18日电(记者周解蓉)以“21世纪亚太地区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及亚太经社会的作用”为主题的纪念亚太经社会成立50周年研讨会今天上午在其诞生地上海隆重举行。来自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智利、新加坡、印度等100余名亚太经社会成员和准成员的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
在由上海市长徐匡迪主持的开幕式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代表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致辞。
钱其琛在题为“抓住机遇,共同发展”的致辞中说,50年来,随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的独立,越来越多的亚太国家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开始了经济腾飞。到90年代初期,亚太地区一些主要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2000美元。1995年亚洲国家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占全世界总额的40%,超过了西欧和北美的总和。近十几年来,亚洲各国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1%,是发达国家同期的4倍。亚洲,特别是东亚已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富有活力和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去年亚欧会议的召开反映了亚欧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促进了两大洲的经济联系,一改历史上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不平等的状况。
钱其琛指出,在人类即将跨进21世纪之际,亚太地区将面临着宝贵的历史机遇:
——冷战结束后,和平、发展与合作正在成为世界的主旋律,这为本地区与其它地区加强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亚太地区自身已步入一个持久的和平发展时期,这是本地区各国实现长期发展的政治基础。
——本地区过去二十多年中经济的迅速增长,也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下个世纪迈上一个新台阶奠定了物质基础。
——亚太地区的区域内外多渠道、多层次的合作方兴未艾,为彼此之间开展互利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
钱其琛强调,亚太地区也同时面临严峻的挑战,还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地区内的经济发展也不平衡。世界上72%的贫困人口生活在亚太地区。这个地区的主体是发展中国家,它们科技基础较弱,尤其在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领域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压力、基础设施的制约、人口膨胀等许多制约因素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迎接挑战,把一个长期稳定和繁荣的亚太地区带入21世纪,是亚太各国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
钱其琛说,回顾过去50年探索的体会,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要维护和平。没有和平与稳定,经济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
——各国要坚持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之路,这是保持亚太地区各国经济成功发展的基础。
——要尊重亚太地区的多样性特点,将这种多样性转化为合作的动力。
——经济发展应是开放性的,亚太各国的经济既对区域内开放,又对区域外开放。
——要积极开展科技合作,以科技促进发展。亚太经社会成员在科技水平方面差距很大,互补性很强,大力加强科技合作,促进技术转让,有利于促进共同繁荣。
钱其琛说,亚太经社会把来自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政治、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32亿人民连在了一起。亚太经社会作为本地区建立最早、代表性最为广泛的政府间多边经济、社会合作组织,为推动亚太地区的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今天,亚太经社会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后,必将获得新的活力与效率,将为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他说,多年来,中国一直支持亚太经社会的工作,亚太经社会也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双方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今后将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在各个领域不断加强与亚太经社会及其成员的合作。
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莫伊在研讨会上说,作为广大亚太地区一个独特的政府间论坛,通过亚太经社会的努力,目前已建立起一种地区意识。他说,“展望未来,我相信亚太经社会将在促进经济及社会领域地区合作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肇星在会上作了“为把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亚太带入21世纪而共同努力”的主旨发言。
50年前,联合国在上海成立了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这就是亚太经社会的前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