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耐人寻味的“反季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20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

  耐人寻味的“反季现象”
本报记者潘岗
前不久,内贸部商业信息中心发布了去年全国重点大商场主要商品各月的销售情况。其中有些商品销售的变化耐人寻味。
比如西服,去年六七月份销量同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1.21倍和1.68倍,销量创下全年最高值,而八九月份突然跌至谷底,同比负增长11.9%和4.8%;10月、11月有所回弹,但12月又呈负增长16.6%。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快到夏季时人们要急着置西装,而到春节前夕反而对西装“视而不见”?
提起皮衣,谁都会把它归入冬天穿的服装。可去年光顾这些商场的消费者,硬是在夏天掀起了皮衣的购买高潮。统计数字显示,去年全年皮衣销售比上年增长24.7%,其中4月份同比增长1.33倍,6月份7.72倍,7月份2.2倍,8月份的销售量大大高于冬季的销售量。而进入第四季度,皮衣销售每月均为负增长,增幅在-7%至-21.4%之间。
最令人猜不透的还要算肥皂了。按说八九月后天气转凉,人们用肥皂会减少一些。但与上年同期相比,肥皂9月份增幅为-289.7%,而10月份的增幅却高达3.92倍,12月份同比增长70%以上。难道人们的穿衣换季时间“提前”到了冬天不成?
商品市场为何会出现这些“反季现象”?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和商店营业员,他们的一些看法,很值得工商企业参考。如对皮衣的反季节销售,有专家认为主要是价格原因。他们说,去年出现了皮衣夏季打折的特别情况,皮衣在夏季热销,是消费者对价格的优先认可心理,同时也反映出过去皮衣价格太高导致的逆反心理。肥皂之所以能在10月和12月创下销售增幅最高,主要原因是集团购买,据一些商场反映,肥皂尤其香皂的集团购买,作为福利发放的现象仍很突出。西服销量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国产中档西服已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至于各月西服销售量同比增减幅度为何这样大?专家们没有说,还得厂家商家注意研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