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在中美环境与发展讨论会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26
第4版(要闻)
专栏:

  在中美环境与发展讨论会上的讲话
李鹏
戈尔副总统阁下,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上午,我和戈尔副总统在坦诚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会谈,就中美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增进了相互了解,扩大了共识。现在,我很高兴同戈尔副总统共同主持中美环境与发展讨论会,并代表中国政府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世纪以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环境和发展领域中,特别引人注目的变化,一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经济规模空前扩大,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二是人口激增,本世纪世界人口翻了两番,还在以每年8000多万的速度增长,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三是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把一个什么样的地球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与发展问题。从自身的国情出发,中国选择了一条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人口、资源的关系,致力于经济和社会的相互协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改革开放19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我们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将农业放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优先地位,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在人均耕地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改善。
——中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初步遏制了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状况。我们制定了经济和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三同步”方针以及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加强环境管理,坚持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与法规,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大大增强了全民的环保意识。中国还开展了大规模的国土整治,仅北方防护林体系就长达4500多公里,它已成为阻止风沙南侵的绿色长城。中国已建立了600多处自然保护区,一大批野生珍稀动植物得到保护。
——中国努力解决人口问题,近年来一直把人口净增长率控制在11‰左右,初步控制了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中国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非强制性的,历来都是从转变人民传统的生育观念入手,把计划生育与发展经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建设文明幸福家庭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使人民自觉自愿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由于大力发展教育,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人口素质,中国的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0岁。由于实施了正确的人口政策,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得到逐步减缓。
——中国坚持资源节约和开发并举的方针,把节约放在首位,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淡水、耕地和矿产等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效率。
——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环发合作,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率先制定和实施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中国在环发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同时也面临着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还有几千万人尚未摆脱贫困。中国人口基数大,尽管实行了成功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每年新增人口仍在1300万左右,这都给中国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利用带来许多困难。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因为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制订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当前,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的互补性不断增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振兴,不仅有利于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可以扩大世界市场的容量,为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无数事实证明,没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经济繁荣也不会持久。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和发展问题不解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那么,广大发展中国家当前最关心的是什么呢?他们关心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反对流血和冲突;他们关心经济的迅速发展,早日消除贫困落后;他们关心取得公平的贸易条件,改变不等价交换;他们关心获得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增强抵御环境恶化的能力;他们关心得到教育、培训、管理等方面的援助,提高国民素质。为实现这些目标,他们做出了艰苦的努力。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的正当要求没有得到国际社会应有的重视和积极响应。联合国环发大会召开5年了,时至今日,大多数发达国家还没有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的承诺。发达国家官方发展援助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降到20年以来的最低点。这种状况应该改变。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应该认真倾听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呼声,按照联合国环发大会确立的各项原则,切实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实际的贡献。
今年是中美上海公报发表25周年。25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以政治家的胆略和远见卓识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结束了中美之间长期对抗与隔绝的状态。25年来,两国关系尽管经历了波折,但总的看来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近来出现了一些积极进展,面临着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机遇。但也应该看到,两国关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两国的政治家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出发,排除各种干扰,加以妥善处理。我相信,只要双方严格遵守中美之间三个联合公报所确定的各项原则,就能够把一个比较好的中美关系带入21世纪。
中美两国在环发领域的合作早已开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79年1月,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访问美国,同卡特总统签署了中美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19年来,两国在教育、农业、科技、管理、环保、能源、医药等30多个领域达成了部门间合作议定书,开展了大量的合作研究和共同开发项目,民间科技合作与交流也取得了进展。为了进一步加强中美两国在环发领域的合作,我提出以下原则主张:
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在环发领域既有共同利益,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和主张。双方在环发合作中,要充分尊重对方的主权和自主选择的发展战略,不干涉对方的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避免使分歧成为合作的障碍。
二、平等互利,优势互补。中美两国在环发领域各有侧重和特长。美国资金雄厚,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先进的技术。中国市场广阔,在环保领域对资金和技术存在巨大需求。同时,中国经过多年的实践,也拥有许多独特、适用的环保技术。双方可以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同受益。
三、借鉴经验,拓展合作。中美两国在农业、环境管理和环境无害化技术、洁净煤、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产业合作等领域,有着大量的合作机会,在科技、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合作可以继续拓宽。双方要加强环保技术、经验和信息的交换与交流,相互学习和借鉴。
四、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在环境与发展领域,中美两国既有长远的共同目标,又有各自的现实考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双方的合作要循序渐进,首先着重解决两国在环发领域的紧迫问题,做一些目前就可以做到、又可为长远合作打下良好基础的实事。
中美都是环境和能源大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负有重要的责任。加强在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合作,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有利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讨论会,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进一步推动双方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取得更大的成果。
我预祝讨论会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