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翻检对联中的历史——《近现代名人名联品鉴》的特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26
第10版(文化)
专栏:书香一缕

  翻检对联中的历史
——《近现代名人名联品鉴》的特色
陈伟光
在我国曾经传衍千余年而不衰的一种精巧的小型文体——对联,现在除了在民间习俗中以春联形式继续存在外,已经不太时兴了。然而,就是在上个世纪,乃至本世纪的前半叶,它还是我国社会名流必不可少的一种实用技艺和交际工具。读近现代文史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很有趣的名人对联,从字里行间跳出来吸住目光。比如:戊戌变法前夕,梁启超到武昌讲学期间,拜访坐镇武昌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有意诘难梁启超,便出上联求对:“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梁启超略思片刻,从容对答:“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四水”指长江、淮河、黄河和汉水四条大河,“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江夏”是武昌的古代名,“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三才”指天才、地才、人才,“儒人”即儒生、学者。这一问一答,切时切地切事切人,何等机巧!何等工整!一时传为佳话。这样的趣对还有很多很多。如果有人不惮烦劳,史海钩沉,把所有这些富于艺术趣味和历史内涵的名人名联汇编成书,并加精要注解评点,该是一件多么有意思而又为读者所欢迎的事啊。
现在,这样的一本书已经面世了。它就是人民日报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袁南生著《近现代名人名联品鉴》。这本书收录1840年以来300余位名人撰写的近600副名联。他们当中,有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艺家、教育家、实业家、社会活动家等;有革命先驱和革命领袖,也有在政治上反动的人物。有言志联、名胜联、题赠联、嘲讽联、庆贺联、哀挽联等,有析字联、嵌字联、应对联、集句联等,几乎各种类型的对联都有其代表作入书。
我们可以把它当文学书读。对联本身就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从骈体文和格律诗中脱胎出来。书中所录对联,或典雅,或清新,或庄重,或诙谐,读者能从中领悟丰湛的艺术旨趣。
我们更应该把它当历史书读。书中对每位作者皆有小传介绍,对每副对联都有背景交待。这些连缀成书,构成近现代中国曲折前进的历史图景,从中可以窥见形形色色的名人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他们的才情、品性、识见、政治倾向与人生态度。
书中影印了几十幅名人联墨手迹,也能给读者一份艺术享受,可惜少了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