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大学篮球盼春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05
第8版(体育)
专栏:拂面风

  大学篮球盼春归
本报记者许立群
近日的西子湖畔已有几分春来早的情趣。中国高校八支篮球劲旅汇聚浙江大学,互相切磋技艺,同时热烈讨论着一个话题:如何重新估价高校篮球在中国篮球运动发展中的地位、作用?高校能否为中国篮坛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
我国1000多所高校中,仅有男女共24支重点篮球队。球员的来源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各级专业队的退役选手;另一类是未被专业队相中、来自高中或业余体校的特招生。对高校中的普通学生而言,校篮球队如同“梦之队”遥不可及;而在专业队眼中,高校篮球队不过是一群明日黄花拼凑的临时阵营,不具威胁。于是高校篮球既脱离群体,又远离竞技,仅成了校园文化中的一丝点缀。
面对这种状况,众多高校并不甘心,他们一致呼吁:重视、挖掘高校体育的潜力,只有依托社会,多渠道培养人才,中国竞技体育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不少专家认为,高校具备培养篮球人才的基本条件。首先,高校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全面提高球员的素质。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要求运动员从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素质就是战斗力。这里的素质是指身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等综合素质。
一位篮球教练指导一位球员投球时要求他“出球的抛物线再高些。”这位球员满脸疑惑:“什么是抛物线?”这位教练十分感慨:“缺少文化素质就难以提高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化素质低下已成为制约球员提高水平的瓶颈。”
除体育部门外,高校拥有的体育场馆设施最为完备,高校的师资可以通过经常培训以及聘请专家不断提高,因而许多高校的软硬件条件可以为球员训练提供保障。
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牛继升教授指出,不少大学仅以培养了多少名研究生、博士生作为评价工作优劣的尺度,而对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并不关注。我们许多大学教育经费中用于体育的仅占1‰。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取得过奥运会金牌的学生们的照片,同学校培养出的著名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名人的照片悬挂在一起,他们都是学校的骄傲,学生的楷模。
牛继升教授还提出了一个新思路,“高校应从培养运动员大学生向培养大学生运动员转变”。他解释,与其为退役的选手进行文化补课,不如及早地对有发展潜力的青少年球员实施系统的文化教育,因为知识的积累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以往许多高校叹惜好苗子常被专业队挖走,自己的选材不尽如人意。而今随着独生子女的剧增,家长们希望孩子们在发展体育特长的同时不放弃文化课学习,专业队已不是唯一的选择,高校已有可能吸引到体育天才少年。
在训练环节上,山东大学体育系刘希林教授认为球队学生可以施行学分制,适当延长在校时间,力争做到半训半读,唯此才能保证训练质量。事实上,像中国人民大学篮球队这样的强队一般每天的训练时间都超不过两个小时。球队学生在完成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减免选修课,从而赢得更多的训练时间。
浙江大学篮球队教练陈南生介绍,在美国3500多所高校中,拥有高水平篮球队的多达500多所。大学篮球运动开展得热火朝天,举世闻名的NBA球员很多是从大学中挑选出来的。他认为,中美两国训练体制不同,但美国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有益经验值得借鉴。陈教练觉得美国篮球人才之所以层出不穷,关键是篮球运动非常普及,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训练模式环环相接,使人才输送十分通畅。篮球在我国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但再次强调“普及”依然必要,普及才能发展、才能提高。国内许多省、市、地区在中学设有篮球传统学校,为篮球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陈教练特别指出,如何在保持传统校特色的同时,调动更多学校参与篮球运动,也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课题。
令人钦佩的是,一大批有着强烈事业心、责任感的高校教师始终在不遗余力地为篮球事业拼搏着、无私奉献着。原中国人民大学体育系龚培山教授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这位年近七旬的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秘书长在1997年伊始勾画了一幅蓝图,使人们看到了希望。
别具慧眼的杭州可艾可服饰有限公司已投入200万元作为中国大篮协的发展基金,1997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出资培训100位中国高校篮球教练。
1998年,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简称CUBA)将鸣响第一声哨音,以比赛促普及,以普及促提高,CUBA会有助于中国高校篮球形成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
高校篮球能否成为中国篮球发展的一个新支点?人们期待中国体坛能吹进一股清新的校园之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