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阅读
  • 0回复

留一份完美的遗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29
第4版(要闻)
专栏:

  留一份完美的遗产
本报记者曹照琴朱竞若
位于四川乐山市境内的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颁证仪式3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峨眉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马元祝和乐山大佛乌尤风景文物管理局局长张志翔接过证书时,心情十分激动。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以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高度和谐统一,令全体委员一致投了赞成票。联合国专家桑塞尔认为乐山大佛“堪与世界其它石刻,如斯芬克斯、尼罗河谷的帝王谷媲美”。峨眉山名列我国四大佛教名山,向以雄奇秀丽的景色、天然“地质博物馆”和“动植物王国”闻名于世。详细考察这一景区的联合国专家席尔瓦这样评价:“峨眉山是数千年遗留下来的一个独特的地方。它的自然环境、森林植被、古老的佛教寺庙以及身着黄色长袍的僧众和古老的佛事活动都为我们现在及将来的人们完好地保存下来。”“那里的古建筑,每个庙宇都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遗产来提名。”而令人惊叹的,是“这些古建筑保护得非常完整”。
乐山市委副书记李吉荣说:按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入选与否主要看三条:一看遗产价值是否有国际保护意义;二看景区是否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三从环境质量看保护管理水平。为了让峨眉山—乐山大佛在人类自然文化宝库中放出光彩,乐山市人民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人们也许还记得,峨眉山—乐山风景区曾因“脏、乱、差”和景区内的乱修乱建、摊点的乱搭乱摆受到批评。1992年底,这片养育过苏东坡、郭沫若两位大文豪的名胜之地,开始“洗心革面”,重整秀色。首先是全面清扫。仅峨眉山就进行了五次全山大清扫,清出垃圾数千吨。然后由150名清洁工分段定岗负责保洁。第二步,景区内开始严格按总体规划,拆除一切违章和有碍景观的建筑物和构建物。从堵塞路口的木栅栏到大佛头顶的商店,从分属各个单位的成片建筑,到万年寺无梁殿边的食堂,全都拆除了。像每一个游客一样,席尔瓦难以忘怀云雾中忽隐忽现的金顶寺庙和冷杉林景观留下的至深印象:“峨眉山金顶美极了,恰似沐浴后的少女,亭亭玉立在群山之中。”拆除了近10处违章建筑后,金顶恢复了它佛教圣地的本来面目。
到1996年5月,这个风景区内完成了249个整治项目。从整修好57.5公里的游山道以及桥梁和防护栏,到设立有中英文的路标;从对架设的电缆线作隐蔽处理,到沿途果皮箱按统一风格重新设计;从增建8个排污管网系统,到垃圾全部按玻璃品、塑料品、金属品分类收集,日产日清,运出景区集中处理……这一切,令这里的一切焕然一新。而理顺管理体制和综合整顿旅游秩序,则使这里开始树立较好的旅游形象。
珍惜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丰厚馈赠,珍惜我们祖先智慧、意志和梦想的遗存。今天,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已是经历了起伏的乐山人关心的话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