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阅读
  • 0回复

戈壁养路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29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戈壁养路人
陈沸宇彭红
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寸草不生,人烟鲜见;夏日酷暑,冬日严寒。凡从兰新线上走过的人,无不对此喟叹。然而,那些终年守护着这条铁路的人们如何度日?早春时节,冒着撕破天地的狂风,我们走访了位于“三十里风口”的吐鲁番工务段所辖几个养路工区。
“谈何容易啊!”在火焰山脚下的胜金台工区,养了18年路的王卓仁说道,这里夏天热得要死,温度计露天放上不足20分钟就自行炸破。那时在沿线作业,热得连个乘凉的地方也找不到,常常是一根电线杆的阴影下站立着十几个人。他说,茫茫戈壁滩上连个鸟也碰不着,年轻人找对象也就更难了。但是,能留下来的人都是汉子,他们在这里付出了青春的代价,那滋味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真正知晓。
戈壁滩上的养路人早已把自己的生命融进了铁道线中。七泉湖工区有个姓李的老工人风里雨里养了一辈子路,退休后,他儿子为他找了份月工资1000元的差事,老人却又义务巡了8年路。他临终前唯一的要求是要家人将他葬在他熟悉的铁路旁,做一个永远的铁道卫士。“有养路人就有铁路在”。在去年抢修白杨河铁路大桥时,那么多养路人连续几十个小时奋战在工地上。当裹挟着巨大石块的洪水再次威胁桥基时,他们置生死于度外,用生命在水中筑起人墙。
列车一年又一年地从戈壁大漠中安全驶过,而今这些养路人的生活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宽敞明亮的公寓化宿舍代替了四面漏风的枕木房,从前那种从缝隙刮进的雪压得人揭不开被子的情况再也不会发生。在优雅卫生的餐厅里,人们可安然地吃着丰盛的饭菜,再也用不着被熏得满脸煤灰去摆弄那呛人的炉子……
吐鲁番工务段段长葛春庚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先后投入800万元彻底改善了一线职工的生活设施,去年下半年又解决了沿线20多对夫妻分居的问题,沿线孩子们上学也不用发愁了。他说,养路先养人,改善生活条件是完全应该的。但有一点不能变,那就是养路人的生命与灵魂永远与铁路的安全畅通融为一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