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令人担忧的巴以危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30
第3版(国际)
专栏:热点对话

  令人担忧的巴以危机
本报国际部编辑朱梦魁本报驻埃及记者刘水明
编辑:最近,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巴以和谈面临严重危机,双方关系不断恶化。人们担忧的是,这种局面如不及时扭转,通过多年努力来之不易的和平成果有可能毁于一旦,巴以间的流血冲突也有进一步扩大的危险。
记者:上月26日,以色列政府批准了在东耶路撒冷的哈尔霍马修建定居点计划,此举遭到巴勒斯坦自治区和被占领土巴人的强烈反对。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社会也对以内阁的不明智决定提出了批评,并认为它将对整个中东和平进程构成威胁。本月18日,在大批军警的严密保护下,以方开始修建哈尔霍马定居点,巴方的抗议浪潮也随之升级。破土动工之日,巴解耶城事务负责人侯赛尼就带领巴勒斯坦群众在工地附近安营扎寨,举行静坐示威,并很快引起连锁反应,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也爆发出“恢复起义”的呼声,掀起大规模反以斗争。一周来,在哈尔霍马、伯利恒和希伯伦等地,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巴青年与以军警对峙。以色列完全封锁了加沙和西岸,以军宣布进入紧急戒备状态,安全警察加强了对以各城市的公共汽车、商业中心等场所的检查。“人人自危”的恐怖阴影再次笼罩着以色列的每一个角落。
编辑:在以内阁作出批准哈尔霍马定居点计划的决定前,驻西岸以军就在指定地点集结待命。内塔尼亚胡也有言在先:如果出现针对以色列的行动,以方将予以坚决打击。这说明,以方预料巴方会进行激烈抗争。
记者:巴以之间目前发生的暴力冲突,其直接导火线是以色列强行修建哈尔霍马定居点。因此,以方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编辑:谈到哈尔霍马定居点问题,就使人想起去年发生的“隧道事件”,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记者:哈尔霍马定居点问题和“隧道事件”,是以政府在不到半年时间内推行耶路撒冷“犹太化”政策所采取的两大步骤。去年9月24日深夜,在重兵戒备下,以当局突然秘密打开了耶路撒冷旧城阿克萨清真寺地下的一条古隧道,第二天,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人就举行抗议游行。在拉马拉,以士兵开枪镇压示威者,并与巴警交火,造成5人死亡,300余人受伤。后来抗议活动蔓延到东耶路撒冷,巴人连续几天与以军警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结果酿成了双方死亡70多人、伤近1000人的大惨案。
30年来,以政府已在东耶路撒冷周围建起了10个定居点。哈尔霍马定居点则是待建的第十一个定居点。“哈尔霍马”阿拉伯语称为“阿布·古奈姆山”,它位于东耶路撒冷以南8公里,北距伯利恒两公里。“阿布·古奈姆山”俯瞰连结耶城至伯利恒的公路,战略地位重要。哈尔霍马定居点一旦建成,以将完成对东耶路撒冷的地理包围,并将圣城与西岸的地缘联系切断。
去年以打开阿克萨清真寺地下隧道,借口是“为了方便前往参观犹太教古迹的游客,以振兴耶城的旅游业”,现在它修建哈尔霍马定居点,托辞则是“为了缓解犹太人的住房困难”。其实,这两个举措的动机、背景和目的如出一辙,都是想凭实力单方面改变耶城的地理原貌、人口结构和法律地位,为最终地位谈判设置障碍。不言而喻,这是内塔尼亚胡“三不政策”中“不谈判耶城地位”方针的具体化。
编辑:在国际社会企盼巴以和谈不断取得进展的今天,哈尔霍马定居点问题无疑将会给巴以会谈乃至整个中东和平进程造成一系列消极影响。
记者: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内塔尼亚胡执政以来,巴以和平进程一直处于低潮的必然反映。内塔尼亚胡的强硬政策,曾使巴以和谈停滞了7个多月。今年年初的希伯伦协议,以方也是在迫于各种压力和巴方作出较大让步的前提下,才同意签署的。以军撤出希伯伦80%的城区后,以方应于今年3月的第一周,在西岸巴农村地区进行第一阶段军队重新部署。可是,以方在未同巴方磋商的情况下,单方面提出第一阶段实际撤军范围只占应撤军的总面积2%的方案,遭到巴方拒绝。哈尔霍马定居点工程上马后,巴方宣布中止同以方的政治会谈。这样,不仅有关以军撤出西岸巴农村地区的协议条款不能落实,巴最终地位谈判也无法恢复。
哈尔霍马定居点的强行上马,破坏了巴以之间好不容易才建立的初步信任关系。特拉维夫爆炸事件后,以方又按照惯常作法,全面封锁了巴自治区,对巴勒斯坦人实行“集体惩罚”,使脆弱和困难的巴经济“雪上加霜”。在此前后,一连串暴力冲突接连发生。内塔尼亚胡不仅不反思自己的强硬政策,不作任何松动和调整立场的表示,反而将安全形势恶化的责任全部归到巴方头上。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通过有关方面调停巴以矛盾暂时得到缓解,但双方心理上的伤口不易愈合,这将为今后更艰巨的巴以后续谈判增大难度。如果巴以和谈不能走上正常轨道,叙以和黎以谈判也无望恢复。而阿以和平进程长期得不到推进,中东的相对稳定局面恐难持久。
编辑:以色列政府一面动工兴建哈尔霍马定居点,一面又提出了加快最终地位谈判的建议,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记者:据21日以色列一家报纸报道,内塔尼亚胡最近提出了关于巴最终地位谈判的新建议,大致要点是:以方让出西岸45%至50%的土地给巴方,但西岸的“战略要地”由以军确定;约旦河谷由以方控制;保留“绿线”附近和“大耶路撒冷”范围内等地的大部分定居点,少数小的和位置较偏僻的定居点则可拆除;耶城的主权归属以色列,宗教圣地可考虑“国际共管”,巴方可派代表参加,宗教圣地除挂以色列国旗外,也可悬挂外国旗帜;只有巴方接受上述条件,以方才可承认巴建国,但未来的巴勒斯坦国不能拥有军队和重型武器,在加沙机场和加沙港口应有以军存在,尽管内塔尼亚胡否认有上述建议,并强调他不会同意巴勒斯坦建国,但据知情者透露,他的这个建议已通过约旦国王侯赛因告知巴方。诚然,这个条件极为苛刻的建议不仅不会被巴方轻易接受。此外,内塔尼亚胡还建议在半年内完成巴最终地位谈判,以取代原定的两年时间。这也很不现实。用埃及外长穆萨的话说,这个建议毫无价值可言。
分析家们认为,内塔尼亚胡在这个时候抛出建议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不愿履行有关巴自治过渡阶段协议的义务,拒不从西岸大部分地区撤军;二是转移巴方和国际社会对新建哈尔霍马定居点的关注;三是无限期拖延最终地位谈判,并将不能如期开始谈判的责任推给巴方。
编辑:巴勒斯坦人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开展斗争,以阻止哈尔霍马定居点工程的实施。阿拉法特强调非暴力方式,但“哈马斯”等巴激进派则要求重开武装斗争。当前,巴以间的紧张事态正在引起有关方面的严重关注。
记者:巴以危机如何发展主要取决于有关各方的态度,特别是取决于以色列能否及时认识到强行扩建定居点所带来的危害。巴勒斯坦捍卫民族权益的斗争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他们的斗争有可能迫使以色列调整政策。在伊斯兰堡刚刚闭幕的伊斯兰会议组织特别首脑会议,对以在耶城和其他阿拉伯被占领土推行定居点政策进行了严厉谴责,会议要求所有会员国重新考虑同以的关系,并呼吁联合国采取必要措施,迫使以色列在过渡期内不作出影响巴最终地位谈判的决定。预计27日在拉巴特召开的耶路撒冷委员会会议和31日在开罗召开的阿盟部长理事会会议,也将发出紧急呼吁。
当然,中东和谈主要“监护者”美国的态度也很重要。阿拉伯方面认为,美国能够给它的特殊“战略盟友”以色列施加一定压力和有效影响,促其改弦更张,然而,令阿拉伯世界失望和极为不满的是,美国已在安理会两次使用否决权,分别否决了欧盟和阿拉伯国家要求以停建定居点的提案。美国偏袒以色列,使它所扮演的“公正调停人”信誉大打折扣。中东和平进程因哈尔霍马定居点问题再次受挫,也未必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26日,美国中东事务协调员罗斯拟来中东,在巴以之间穿梭斡旋。如果美国愿加大干预力度,迫使以暂时冻结哈尔霍马定居点工程,那么巴以关系就可能重现转机,罗斯也会不虚此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