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这样“察言观色”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28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实话实说

  这样“察言观色”好
詹瞻
“察言观色”,《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一般人们把它用于贬意,比如说某人善于研究领导好恶,看领导脸色行事等。但是,排除这种狭隘的理解,从领导的角度而言,在平时工作中注意察群众之言,观群众之色,应该说是联系群众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工作方法之一。
群众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意见,有什么疾苦,有的会主动找领导反映,不善言语、性格内向的人则往往仅在情绪上有所流露,也有的人出于种种顾虑,保持沉默。领导干部应当通过群众的言谈以及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体察民情,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对症下药,解群众之忧苦,为群众办实事。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邓小平同志更是明确地提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和原则。这个标准和原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最彻底的群众观点,也是我们改进工作作风的强大思想武器。
“察言观色”要求我们的干部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走群众路线的自觉性,防止种种脱离群众现象的滋生蔓延,克服种种错误的思想认识,坚决反对不问群众疾苦、不惜民力、一意孤行、对群众颐指气使的恶劣作风。
“察言观色”已被党的许多优秀干部赋予了时代的内涵。焦裕禄一心想着兰考人民,孔繁森为西藏民族兄弟姐妹到处奔波,张鸣岐忘我战斗在抗洪第一线,吴天祥做好每一件信访工作……他们的“察言观色”就体现了他们爱民之心诚、想民之心切和为人民服务的完全彻底。领导干部要以他们为楷模,通过“察言观色”,及时地调整决策和工作部署,及时地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中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这才是每一个领导干部至关重要的真功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