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告别弄堂——上海医药企业东迁浦东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03
第2版(经济)
专栏:

  告别弄堂
——上海医药企业东迁浦东纪实
本报记者梅洪如
去年4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上海信谊药业有限公司时,对上海医药进军浦东的战略决策作了充分肯定。这更加鼓舞了上海医药企业东进的热情。
向浦东作战略转移,这是上海医药向现代化迈进的重大举措,它使大批医药企业摆脱了“弄堂工厂”的困扰。
上海是中国医药工业的发祥地。第一支西药针剂、第一支青霉素、第一枚人造心脏瓣膜、第一项独创维生素C二步发酵工艺等均诞生在这里。可是,随着经济发展,上海医药的辉煌逐渐变成了历史,现实状况却越来越严峻:大批医药企业集中在浦西居民稠密区,场地挤、规模小、交通等条件差,污染严重。这些“弄堂工厂”若不改造,在市场竞争中迟早要被淘汰;改造吧,只能在原址修修补补,无济于事。
浦东的开发开放给上海医药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浦西的“弄堂工厂”利用开发区的优惠政策,纷纷卖掉(转让使用权)原址土地,取得资金,到浦东扩大投资,重建新厂。上海医疗器械五厂是国家定点生产手术无影灯的专业厂,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过去被包围在市中心居民住宅中间,占地不到1亩,企业无发展余地。迁到浦东后,他们投资1000万元,建起了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的新工厂,手术无影灯产量当年增长30%。企业实现了第二次创业,干部职工对前景充满信心。
迁址的根本目的在于易地改造。在东迁过程中,各企业普遍实行技术设备更新,推行先进管理经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大力推进企业升级。素有我国抗生素摇篮之誉的上海第三制药厂,迁址前困守在弄堂里,由国家一级企业倒退为濒临亏损的企业。1994年前后,他们投资4亿元,引进美、英、德、意等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在浦东高科技园区建起了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头孢菌素生产基地——上海先锋药业公司。新企业遵循“市场开拓为前提,产品开发为基础,转换经营机制为根本,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战略思想,经过不到两年的努力,已重振昔日雄风。199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比搬迁前的上年度增长52%。1996年总产值超过7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65%,产销率达99.6%。
浦东的优越地理位置、优惠政策、优良投资环境,吸引世界各地的医药巨子纷纷把投资目标转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这给急需资金、技术进行易地改造的上海东迁企业提供了天赐良机。上海三维制药公司、信谊药业有限公司、禾丰制药公司等一批国内企业,分别与瑞士罗氏、挪威奈可明、芬兰菲曼特等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引进高科技,发展高科技,取得了一些医药科技进步上的突破性成果。上海淮海制药厂与挪威奈可明公司合资兴办的上海奈可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非离子造影剂填补了国内空白。
原先的浦东几乎是医药工业的处女地,不过四五年功夫,到1996年底,已有50多家中外医药企业落户在浦东,总投资超过30亿。现在,浦东已初步形成西药、中药并举,科、教、工、贸共同发展的,以高科技、大规模为特征的现代医药新基地。人们称这里为新兴起的“药谷”。据悉,国家已决定将医药科技产业基地设在上海浦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