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决策提供依据进行评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04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为社会经济发展决策提供依据进行评估
姜晓秋马廷玉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要体现发展是硬道理,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和社会公正的思想。建立这样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对整个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大系统进行静态研究和动态分析的基础。用新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地方干部工作业绩,也可以促使他们把工作重点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到经济、人口、社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可持续发展系统构成要素分析
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十分复杂,它由若干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中又包括很多因素,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经济、社会、人口、科技、资源与环境五大子系统。
经济子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核心内容。区域可持续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就更为重要了,只有经济发展才能解决贫困问题,才能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资金和技术,经济发展同时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社会子系统的质量是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子系统实现协调发展的关键,合理的政治制度和分配机制、良好的社会伦理道德和历史文化以及稳定的社会环境因素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人口子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整个区域可持续发展。当人口数量超过区域承载能力时,就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在人口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口素质的提高会减轻压力。因此,加强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科技子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生产力中的四个因素,即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无一不体现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可以缓解人口、资源和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压力。正是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才促使区域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转变,维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子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物质基础。所谓自然资源可利用潜力的无限,是指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的范围将不断扩大。资源有限性是指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其绝对量或是人类能利用的部分都是受到一定限制的,而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会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进而影响到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
环境子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适宜的生态环境可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的保障,而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则会制约人类的发展。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环境质量的好坏也是可持续发展与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区别点。
指标体系的设计
根据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要素的构成,我们决定采用3个层次、6个系统、70个左右的指数来构成这一指标体系。
1.经济指标:经济指标包括经济总量、经济增长水平、结构变化和经济效益:
①经济增长总量指标: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②经济增长水平指标:人均GDP、交通网密度、城市化程度、工业化程度;③经济结构变化指标:产业结构总变动率、产业结构集中度、产业协调发展度;④经济增长集约化指标:劳动生产率、投资弹性、能源产出率、更新改造投资比重、贷款利用效益;⑤经济增长竞争力指标:对外贸易依存度、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出口换汇成本、贸易条件指数、产品合格率、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2.社会指标:就业率、失业率、成人识字率、通货膨胀率、电话普及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人均和地区)、社会秩序(安全度)、群众对社会满意度(通过调查获取资料)。
3.人口指标:人口增长率、人口平均寿命、人口密度、人口年龄以及人口素质构成。
4.科技指标:科技进步贡献率、科研成果转化率、高科技产品的比重、科研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科研人员比重、能耗降低率。
5.资源指标:自然资源储量变化率、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及消费量、自然资源破坏或退化程度、资源进口量。
6.环境指标:CO2、SO2排放量及变化率、人均CO2、SO2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及变化率、废气处理率、工业污水排放量及变化率、人均污水排放量、污水排放处理率、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及变化率、沙化土地面积及变化率、草原退化面积及变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及变化率、受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森林覆盖率增长率;格林综合污染指数;“三废”综合利用量;城市噪音水平;环境保护投资占GNP比重;抗灾率;人均资源数量以及支撑的潜力;环境承载能力。
(作者姜晓秋为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廷玉为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