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精神的导航者——关于长篇小说《人间正道》的断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03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长篇快评

  精神的导航者
——关于长篇小说《人间正道》的断想
张福海
接受美学说,不同的阅读个体,对同一部作品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期待。一部作品要想引起共鸣,它既要与阅读个体的期待视野相吻合,又要超越这个期待视野。这个要求似乎有些苛刻,但长篇小说《人间正道》(周梅森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做到了。这部小说是写改革的,而且是正面写,用的又是传统的写实笔法,既不猎奇,又不唯美,而它实实在在地取得了成功。
掩卷沉思的时候,眼前总在晃动着两个人影,起初还有些模糊,渐渐地就清晰了,那是鲧和禹,两个传说中的历史人物,父子俩。天下大水,鲧先去治,用堵的办法,修修补补,消停一时,最终却全线崩溃,天下遭殃,自己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禹接班再治,力排众议,用导的办法,起初虽四处告急,但禹临危不乱,一往无前,终至河畅其流,生民安居乐业。当然禹也付出了代价,最动人的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丽传说,但禹无疑是最后的胜利者。于是这让人想到了《人间正道》,想到了小说里的舞台——平川市前后两任当家人郭怀秋和吴明雄。郭怀秋面对的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平川市——市民的饮用水无法保障,农民们为了争夺日见枯竭的大漠河水而发生一次又一次的流血械斗;道路堵塞,整个城市仿佛一个巨大的停车场;全市尚有百余万人未脱贫;工业下滑,下岗待业职工日见增多;干部队伍明争暗斗,派系严重,投资三个多亿的国际工业园区,因招不到客商而面临着付之东流的危险。而这一切,都在演变成一场精神的危机。人的精神,如同久蓄的河水,需要一条主航道的导引,否则便会四处横溢,泛滥成灾;而郭怀秋却像鲧一样,对这本已被压抑的精神能量,始终采取堵的办法,其结果也必然像鲧一样付出生命的代价。
大幕合上又拉开,再出场的是新一任市委书记吴明雄。情况更加危急,四伏的危机如同怪兽,时刻准备给他以毁灭性的打击。告别以往,吴明雄果断采取了导引的方法。他亲手绘制出一幅蓝图,给四散他流的精神指引了一个美好的明天,然后向所有的困难宣战,用的是比三过家门而不入更大的决心和毅力。于是,精神整合了,奇迹出现了:几十年梦想的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了,30公里高质量的环城路创造了一个时间和自救的神话,几近废弃的工业园成了吸引凤凰的梧桐树……
吴明雄是一个成功的改革者,因为他懂得如何抓住千差万别的个性精神中的共性的东西,激发起了个体精神拥有者们的内在活力,并把它们引导到一个正确的方向去,从而创造出改革的神话。从这个意义上说,吴明雄堪称一位精神的导航者。在社会矛盾日益错综复杂的今天,我们固然需要敢冲敢打的乔厂长们,但更需要会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化各种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共襄改革大业的吴明雄们。
但吴明雄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悲剧。他一手清除了各种拥堵,导引了改革的洪流,但这洪流一旦形成,就再也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它希望一无遮拦,以更快的速度奔流,而这却不是吴明雄所能做到的,有些障碍是他个人所无法清除的。于是他必然地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要么反过来充当改革的绊脚石,从而走向自己的反动;要么随同改革的洪流进行一次无望的冲击,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来换取改革在新的起点上的进一步前行。
他选择了后者。
这是一位真正的改革者。
他的意志却得到了显而易见的继承,更多的改革者以他的终点为起点,开始了新的冲击。
于是改革有了永远的希望。
于是我们也就明白了《人间正道》何以得到如此广泛的认同,因为它既表达了个体阅读者对改革、对领导干部共同的心理期待,同时又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了改革的某些必然性和规律性,从而超出了许多阅读者的期待视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