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万紫千红总是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0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我看香港回归

  万紫千红总是春
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
编者按:“我看香港回归”专栏与大家见面了。背负着百多年来刻骨铭心的屈辱,肩负着一代代众多仁人志士的重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即将迎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神圣时刻。为展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声,让读者分享这一历史事件带给人们的感受和看法,我们特别开辟了这个园地,在本版以及本报的台港澳专版陆续刊登来稿。
这个栏目名称中的“我“,就是指一切愿意就这一伟大事件发表看法和感想的作者和读者。欢迎大家加入这一行列。
这个园地所刊发的稿件,可以是感想、专论、文章;也可以是诗歌、散文、随笔。只要与香港回归有关,体裁不限,内容不限。来稿务必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能够充分展示中华儿女在这一历史事件面前的风采。
这个栏目从今天开始,持续到今年年底结束。征文结束后,将由首都新闻界权威人士组成评奖委员会,评出一等奖、二等奖、纪念奖若干名。
征文来稿请寄:北京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
邮政编码:100733联系电话:6509203065091430
香港1997年回归,是香港历史的盛事,对中华民族也是盛事,对世界同样是盛事。香港洗雪了150多年的耻辱,从此走向一个新世纪。为了迎接香港的回归,这十多年我积极参与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工作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委员会的工作,虽然遇到不少困难,但终于都顺利完成,大局亦已明朗。长江毕竟滚滚东流去,回归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历史发展的大潮流是不可抗拒的。
我在香港生活工作了70多年,和香港市民一起,经历过多少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今天我们将亲眼目睹香港回归祖国,亲身经历这个历史的重大时刻,当真是三生有幸!现在,推委会已选出董建华先生担任第一任特区政府的行政首长。临时立法会已经成立并开始运作,大家也看到他们的工作态度是非常认真的,处事慎重,有分寸、有原则。我确信特区的领导班子是可以信赖的,他们有能力管治好香港,发展好香港。在中央的关怀和明确的政策指引下,在各阶层人士的支持下,特区政府一定会把香港建设得更好。近年来,不少移居外国的香港人大批地返回香港发展。各人的经历虽然不同,但共同的体会是,不论去到何方,香港人始终是中国人,香港是我家,我们的根在中国。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中国的政治走向修明。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香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同时,在强大的内地支持下,香港将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这颗东方明珠会更加璀璨夺目。有理由相信,香港的明天会更好。
目前最重要的是平稳过渡,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本人以为,首先是要团结广大香港市民。香港市民98%以上都是中国人,从民族、血缘、地理、历史、风俗、习惯、利害等方面来讲都与内地有不可分的关系,大多数都爱港爱国;即使是一些少数族裔人士,由于在香港风雨同舟数十年,生于斯、长于斯、食于斯,大家为发展香港付出了心血,作出了贡献,没有道理不珍惜今天香港的成就。但团结要有原则,要讲是非,讲道理,讲宽容。对特区政府制定的一些政策,有些人一时不理解、不接受是允许的,其实也是正常的;但不能混淆黑白、颠倒是非。为了香港的繁荣安定,从草委、预委到筹委,根据香港的特定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合乎香港实际的政策,也照顾到我们大多数人的认识和感情,我们应该理解中央的胸怀。中央提出“一国两制”是在1984年,并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这是根据香港100多年的传统与习惯。特区政府实行的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一国两制”。我们必须明确,香港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也是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之下的。“英皇制诰”、“皇室训令”已经随时代结束了,决不能以这些旧法统掣肘特区政府,这是大原则。“一国两制”是历史的创举。我相信大势,“帝国夕阳”、殖民主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巨流谁都改变不了;绝大多数人都会从善如流,接受这个现实。
我已逾古稀之年了。岁月催人。这些年来我全力投入了有关香港回归祖国的各项工作。使我感到欣慰的是,见到一批爱港爱国,有水平有能力,经得起风浪,敢于负责的中青年已经挑起了重担。江山代有才人出,他们像前贤一样,怀着时代的使命感,迎接新世纪的来临。在这个时候,我不禁想起在香港出生,为中国取得第一个世界乒乓球冠军的容国团先生讲过的名言,“人生难得几回搏”!希望大家珍惜这个历史的机遇,为香港的盛世,为中国的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心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