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瞻仰“亚利桑那号”纪念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04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瞻仰“亚利桑那号”纪念堂
何洪泽
夏威夷的珍珠港,名字很美,景色也迷人。绿水青山,港湾宽阔,游船如织。从山上远眺,它几乎为陆地所环抱,好像一颗明珠镶嵌在瓦胡岛上。
然而,它的出名却是由于一场战争。50多年前发生的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改变了美国在二战中的立场,使千百万美国人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去。
早在二次大战结束之前,就有人提出为沉没的亚利桑那号建一个纪念物,以永久悼念珍珠港事件的遇难者。最初,只是在亚利桑那号沉舰还露出水面的旗杆上升起美国国旗,后来,在旗杆的底部树了一块纪念牌。1958年,当过二战盟军司令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正式批准了建立纪念堂。1962年,纪念堂落成开放。
以当年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战舰“亚利桑那号”命名的纪念堂,设计构思相当巧妙,它建在水上,横跨亚利桑那号战舰残骸,远远望去,酷似一艘停在水面的白色军舰。设计者阿尔弗雷德·佩雷斯说,纪念堂外形中间凹陷,两端挺拔,代表战争最初遭袭击惨败,但最终取得完全的胜利。整个设计力求体现庄重肃穆而又不悲伤的气氛,使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都能冥思其内心的感受。
进入水上纪念堂之前,在岸边,另有一座亚利桑那号的纪念博物馆,馆内有对珍珠港事件始末的介绍,并陈列着遇难官兵们的遗物。给人印象深刻的是那部20分钟的纪录片,几乎完全用当时所拍摄的胶片剪接而成,重现了当时战争的惨烈景象。一位70多岁的导游,在电影放映前,作了简短的介绍,并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段历史。这位老者就是当年美国海军的退役军人,珍珠港事件的幸存者。他担任这个工作完全是义务的,工作虽然简单,却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好像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从博物馆到纪念堂需要乘船。船上服务人员都是年轻的海军官兵。身着雪白海军制服的男女军人,彬彬有礼地引导游客上船,介绍珍珠港的概况。虽然纪念堂和博物馆名义上归国家公园管理处,但美国海军显然认为,亚利桑那号还是属于它的舰队编制。这种感情也影响着观光者,似乎在提醒人们,这不是一般的游览,这是在珍珠港,是去瞻仰战争的牺牲者。
登上纪念堂,才发现它惊人的简朴无华。毫无装饰的大门和厅堂,里里外外只有一种颜色——白色。这既是海军特有的颜色,又是寄托哀思的颜色。从四周敞开的瞻仰大厅,人们可以看到亚利桑那号静静地躺在清澈的水中。虽然舰上的大炮和上层建筑已不复存在,但仍可以看到巨大的炮塔底座和甲板上的设施。亚利桑那号沉没以后,人们并没有想去打捞它,甚至连牺牲在船舱里的海军官兵遗体都没有寻找,似乎怕再惊动他们。50多年了,那1000多名牺牲者就一直与他们的战舰在一起,也许,有的还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上。
纪念堂的尽头,是洁白的大理石墙面。上面刻着亚利桑那号遇难的1177位官兵的名字。用金粉描出,辉煌又不失庄严。没有更多的介绍,一切都在不言之中。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中,有几个是来自同一个家庭的父子和兄弟。他们同在亚利桑那号服役,同在珍珠港事件中牺牲。从此,美国海军即有一条规定:父子和兄弟不得在同一战舰上同时服役。在牺牲的官兵名单的下方,还有十几个近年去世者的名字。这些是亚利桑那号的幸存者。他们虽不是当年的殉难者,却是同一战舰上的战友。他们是忘不了亚利桑那号的。按照他们的遗愿,他们与自己的战友们葬在一起,日日夜夜,永不分离。
在这高大、洁白、神圣的殿堂里,面对这满满一墙壁的牺牲者的名字,令人不禁陷入深思。50多年已经过去,珍珠港事件的幸存者已经不多了。幸好还有亚利桑那号纪念堂,每年还有几百万人来这里参观瞻仰。亚利桑那号虽默默不语,却能使人们永远记住这段不寻常的历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