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踏访小国故事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04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踏访小国故事多
吕岩松
斯洛文尼亚是个小国,国土为两万余平方公里,人口仅200多万。它的面积与北京市大体相当,而人口不足北京的1/5。自己的国家小,斯洛文尼亚人并不回避。记得去年10月与库昌总统共进早餐时,笔者曾问斯洛文尼亚哪一处景致最具代表性。这位颇有学者风度的总统思忖片刻,轻声回答说:“最好到斯洛文尼亚与意大利的边境去,天气好时从那里可以看到首都卢布尔雅那。”
卢布尔雅那有20万人口,市内不乏高楼大厦,但初来乍到者没有地图也能应付。卢布尔雅那人又是怎样看待这座城市的大小呢?当地一位同行说,想在街上找到一个人不容易,但要在市内藏起来也同样很难。斯洛文尼亚人极富幽默感,他们有关自己国家是个小国的俏皮话很多。朋友们曾向记者讲过一个故事。去年美国军方一位高级官员访问卢布尔雅那,斯乘机提出要首批加入北约,其理由倒也不无根据:斯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如果匈牙利等国先入盟,北约将无法从意大利向东欧新成员国调兵。美国官员回答得也干脆:斯洛文尼亚是个小国,需要时北约会毫不费力地占领它。
玩笑归玩笑,在记者的印象中斯洛文尼亚人不仅做事认真,而且上至总统,下至黎民百姓,人们都在或多或少地思考着自己国家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库昌总统曾对记者说过这样一段话:目前一个国家的市场不再是孤立的。紧张的竞争向各国提出它们是否有能力加入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的潮流问题。与此同时,各国在多元化世界中又将如何保持本民族特色,保护其文化和作为民族精神支柱的语言?虽然大国和小国同样面临着这两个问题,但对斯洛文尼亚这样一个小国来说问题显得更加严峻。基于这种忧患意识,斯提出了独特的外交战略。它以巩固斯在中欧及整个欧洲的地位为出发点,同时又注意在世界各地区间保持平衡。因此,斯将同中国的关系赋予了某种战略意义。
斯洛文尼亚人的头脑中深深潜伏着小国情结,在他们的眼中,有几十名工人的工厂是中型企业,人数上百就成了大型企业。不过,小国意识并非封闭排外,而是敞开胸怀面向世界,在与世界的全面接触中发展自我。记者结识的科佩尔港的一位公关小姐可谓语言天才,她除了母语和塞尔维亚语外,还通晓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当被问及如何掌握了这么多语言时,她笑着说:“斯洛文尼亚是个小民族,没人懂得我们的语言,要同外界接触就必须学习外语。”她拿出一本中文版科佩尔港资料,不无认真地说:“有朝一日港口与中国的合作增加了,我会学习中文的。”
在斯洛文尼亚采访期间,我们有机会参观了与中国有合作关系的企业,生产摩托车的托马斯公司便是其中一家,记者在这里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斯洛文尼亚人的小国意识。虽然来访的只是几位中国记者,托马斯却做了极为认真的准备工作。我们参观车间时,公司雇来的摄像师和摄影师像跟着国家政要一样拍个不停。随后,公司总经理等亲自出面介绍情况,详细阐述其产品的优越性以及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他们真诚地说,斯洛文尼亚是个小国,不指望能在中国市场占很大的份额,但有可能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也绝不会轻易放过。
卢布尔雅那市长曾向记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一位大国总理向他询问卢市有多少居民,他如实作答后发现对方想问卢布尔雅那人是不是都住在宾馆里,这位担任过外长的市长先生随即补了一句:斯洛文尼亚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9000美元。那位大国总理向他表示祝贺并真诚地说,斯洛文尼亚是个十分重要的国家。这个故事的确有些代表性。近年来,斯洛文尼亚一方面立足于自己的“小”,步履坚实地走向世界;同时它又以自己某种特有的“大”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