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调整信贷支农的切入点——史纪良谈农行向商业银行转轨不放弃支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08
第2版(经济)
专栏:牛年开春话农业

  调整信贷支农的切入点
——史纪良谈农行向商业银行转轨不放弃支农
本报记者江夏
农业银行今后还承担支农任务吗?
可以说,今年以前这个问题还不存在。多年来,农行在农村金融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从春种到秋收,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加工以及乡镇企业所需的金融服务,一应都是农业银行的业务范围。除了自营业务以外,农行既全面代理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又领导和管理着农村信用社,一肩挑着三副重担。在去年的体制改革中,农行一下子卸了两副担子基本不再代理农发行的政策性业务,同时不再领导和管理农村信用社。从“一身三任”到“三分天下”,农行目前正处在一个真正的转折关头。向商业银行全面转轨的农行,今后是否还姓“农”?在农村金融体制的新格局中,农行的位置在哪里?
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农业银行行长史纪良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他明确地回答说,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支农,仍是农行的主要业务之一。我们当然不会把业务范围仅仅局限于农业和农村,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但我们也不会放弃农业和农村经济这个阵地。毕竟农行原有的经营基础主要在县及县以下,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经营网络,培植出了稳定的客户群体,积累了比较雄厚的资金实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呀。史行长说到此处,话锋一转,当然,支农的范围和方式一定要有所改变,要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进行调整,选择新的切入点。这就是,集中力量支持农业产业化,支持龙头企业,支持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
按照这个思路,史行长细述农行今年的具体打算:
突出支持优良产品和主导产业的开发,支持商品化、高效益的规模农业,支持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如:东北的商品粮基地、新疆的优质棉生产、海南的热带农业等。
择优扶持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龙头企业,要求各省、市分行都要扶持三个至五个信誉好、质量优、效益高、能带基地、联农户的龙头企业,农总行将从全国优势产业中选择一批重点龙头企业,从规模和资金上给予倾斜,使这批企业在全国形成气候。
立足在中小城市和中小企业具有的经营优势,积极支持城乡市场建设。准备与建设部合作,每年安排十亿元贷款,支持小集镇建设,开发农村住宅市场,加快农村城市化的步伐。
支持乡镇企业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培养一批产品有市场、有发展潜力、管理规范的乡镇企业。
支农,与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并不矛盾,关键是选好切入点。如果能够真正把支持农业产业化,作为信贷支农的切入点,并随之调整贷款结构、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农业银行就能把信贷支农工作的质量大大提高一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