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围剿亏损——成都铁路局扭亏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08
第2版(经济)
专栏:

  围剿亏损
——成都铁路局扭亏纪实
刘建镍冯金声
“企业不消灭亏损,亏损就要吃掉企业。”成都铁路局局长滕玉和、党委书记王宝顺在1996年年初向全局22.3万名职工发出了围剿亏损的战斗号令。
从1993年到1995年,成铁局累计亏损24.9亿元。相当于全局22.3万名职工一年没有饭吃。经过365个日夜的苦战,1997的新年钟声向成铁人传来喜讯:连续3年的巨额亏损局面终于被扭转!实现了收支平衡,客货换算周转量、运输收入创建局44年来的最高纪录。综合经济效益在全国13个铁路局中名列前茅。
减人增效
成都铁路局拥有固定资产373亿元。多年来,成铁局在收支两条线的计划经济体制怀抱里安然过惯了,“能上不能下、无功不是过、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成了“钢铁病夫”。局领导深思熟虑后痛下决心:“‘九五’期间,全局每年要从主业剥离分流1万人,5年减员5万人。”
招数既出,就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干。局、分局两级机关的机构由原来的657个精简为511个,减员2361人。同时对全局各系统800多个工种的工作量重新测定,重新定额定员定编,尽量兼职兼岗减少用人。对不称职的工人,实行了待岗、试岗和易地教育;对不称职的干部,坚决解聘,被解聘者不保留原级别、不易地做官,去年全局共解聘干部911名。从主业精减下来的人员,没有一个被推向社会,而是由各分局“劳动力调剂中心”、“人才交流中心”组织转岗培训后再就业。
优化配置
长期以来,铁路的生产布局不够合理。成铁局管内有641个车站,无论有无客货运量、或业务量大小,都是五脏俱全,投入大收益小。去年成铁局果断收缩战线,关闭了长期货源不足的货运业务办理站53个、危险货物办理站6个、客源不足的客运业务办理站58个,停开了6对虚糜的旅客列车,增开两趟优质优价列车,停办了3条支线的客运业务,同时撤并了15个二等站段单位;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将有限的设备、时间和运能用到了优质增效战略上。
成铁局在实施“提高列车速度,增加列车重量,加大列车密度,提高经济效益”的战略中,以科技攻坚克难,在川黔、成昆、成渝、贵昆线进行了列车提速牵引试验,将客货车通过时间分别压缩285分钟和209分钟,闯出了我国山区铁路提速的新路子。同时组织科技人员精心编制列车运行图,优化列车线路和时刻,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设施和输送能力。黔桂线更换大马力机车后,每列车的牵引重量由1050吨提高到1350吨,每年可多运350万吨货物,川黔线蒙渡至凉风垭区段,充分利用小运转列车的能力,每天可多输送货物1.2万吨。
严控成本
生产方式的改变带来成本管理的改变。去年,成铁局以完成“增加收入2%和节约成本2%”运输盈亏计划为前提,规定各单位必须在支出限量内按月制定限额,严禁超支,并且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头和岗位,实施成本倒逼法,资金有偿占用。在支出上坚持“保必须,压一般,反浪费,禁违纪”的原则,对超支单位、超支项目,坚决从资金上卡住。
昆明分局从1993年到1995年累计亏损5.9亿元,同时借贷3.6亿元,平均每天要支付利息20万元。该局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后仅一年,不仅未欠新帐,还分期分批还清了贷款。仅此一项,全年就节约贷款利息2000万元。成铁局还对成本超支单位,坚决实行否决工资政策;对完不成经营目标的单位,坚决否定单位领导成员的工资和奖金。此外,通过强化物资管理,节约6500万元,减少压库4000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