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深切怀念古大存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08
第11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深切怀念古大存同志
薄一波
今年,是古大存同志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他,广东的同志出版纪念他的文集,并请我写文章。我欣然命笔。
我与大存同志相识在革命圣地延安。那是1943年,古大存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任一部主任。我在一部学习,对他传奇般的革命经历早有所闻。他深入细致、以身作则的领导作风和胸怀坦荡、正直豪爽的品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大存同志虽然逝世30多年,但仍有很多同志在怀念他,可见他感人至深。大存同志是值得纪念的。
在此,我着重谈两个问题。

大存同志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长期的武装斗争,对革命事业是有重大贡献的。大存同志早在青少年时期,就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投身大革命洪流。1925年受中共广东区委的派遣,参加东征。后奉命回家乡五华县,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武装,配合东征军作战,成长为广东省最早一批农民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广东“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他遵照党的指示,组织农民暴动,开展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1928年创建八乡山革命根据地,并参与创建东江革命根据地和东江红军,先后担任中共东江特委委员、常委、军委书记、东江苏维埃政府副委员长、东江红军总指挥、红十一军军长,率领红军打了许多胜仗。还与毛泽东、朱德等联名签署东江革命委员会关于执行土地革命政纲的布告,把农民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结合起来,巩固和加强了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使之成为中央苏区南面的有力屏障。
然而,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和重兵“围剿”,以及我们党内“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危害,革命事业遭到极大的挫折,斗争转入低潮。广东各地的革命根据地和武装队伍丧失殆尽,只有冯白驹、古大存同志率少数武装分别在琼崖、东江坚持斗争。当时,古大存同志率仅存的17位战士突破敌军重围,退出大南山,转移到大埔南部的高山峻岭中隐蔽。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处境极其险恶的情况下,大存同志对革命信念坚定不移,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鼓励战士们克服困难,渡过难关。敌人曾重金悬赏捉拿他,要他投降。他毫不动摇,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幼习兵戎未习诗,诸君何必强留题?江南美味你先食,塞北风寒我自知。解带结缰牵战马,扯袍割袖补战旗。雄师百万临城下,且看先生拱手时!
在大存同志的带领下,他们烧炭、做陶瓷,发动群众,生产自救,与群众同甘共苦,度过了两年多的艰苦岁月,保存了革命武装,还先后建立了13个党支部,发展了革命力量,使东江红旗始终不倒。毛泽东同志曾赞誉古大存同志是东江红军的一面旗帜,为东江红军留下最后一支武装,功不可没。

关于古大存同志的所谓“地方主义”问题。广东解放后,在党内曾两次开展反“地方主义”的斗争。一是1952年1953年反方方同志的“地方主义”错误,处分了方方同志,剑英同志也作了检讨。二是1957年1958年,结合反右派斗争,批冯白驹、古大存所谓的“地方主义反党联盟”,撤销了他们在省委、省府所任职务,还处分了一大批干部。此事广东的干部、群众反应很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实事求是地为广东的“地方主义”平反了。剑英同志逝世后,中央致的悼词,肯定了他主政广东的工作,肯定了他领导广东的土改运动是完全正确的。现在,方方、古大存、冯白驹都恢复了名誉,撤销原来的处分,中央为此还专门发了文件。广东省委对其他受“地方主义”问题处分的同志也作了复查、平反。过去,我在纪念剑英、方方同志的文章中都谈到这些问题。我总觉得有必要为广东受委屈的同志说几句公道话。
第一,要总结经验教训。现在看得更清楚了,那时广东反“地方主义”是缺乏事实根据的,是错误的。1952年上半年,毛泽东同志让我到广东了解“三反”、“五反”运动的情况。有人向我反映,华南分局一些领导同志,包括方方在内,有地方主义倾向。剑英同志同我谈过这方面的情况,似觉有难言之隐。回到北京后,我如实地向毛泽东同志作了汇报,并谈了我个人的看法。认为剑英、方方等同志回到广东工作,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熟悉情况的本地干部,很难说这就是搞地方主义,而且他们是坚决反对“五同”(即同宗、同乡、同学、同事、同庚)的。据了解,他们也安排了许多南下干部在重要工作岗位上,是贯彻了党的团结“五湖四海”干部的原则的。实际上,当时的分歧主要是在土改。以剑英同志为领导的华南分局提出的土改方针、政策和部署是正确的。剑英、方方、大存同志都认为,广东解放较晚,与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华北进行土改时的形势完全不同,而且广东华侨多,工商业发达,毗邻港澳,情况复杂,土改搞得好坏,在海外以至国际上都影响很大,故而需要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步骤,需要慎重、平稳地进行。而后来批“地方主义”,把这些正确的政策和做法都否定了,说是“和平土改”、“右倾”。结果伤害了许多华侨、民主人士,造成不良影响。大存同志对此颇有看法。他长期从事农民运动,有农民运动的经验。广东土改时,他虽不担任土改委的工作,但仍派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同志到农村抓土改试点,与方方同志配合得很好。故他对后来出现的不讲政策、乱打一气的做法,提出尖锐批评,指出“不要搞一哄而起”,“不要靠杀人头发动群众”。并警告说:不贯彻党的政策,造成群众不满,我们将坐在火山上,“总有一天要爆发”。这样大存和许多有同样意见的同志都受到批判、处分。本来土改中有分歧意见是难免的。只要为着搞好工作,相互交换意见,甚至展开正常的争论,是不难统一认识的。但是在当时,听不得不同意见,动辄抓辫子、打棍子,无限上纲,对自己的同志突然袭击,残酷斗争。这种教训是极为深刻的,需要认真吸取。
第二,要维护党的团结。对待历史问题,小平同志提出向前看。这是我们处理历史问题的原则和指针。我们要本着这种精神搞好革命队伍的团结,团结一致向前看。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了,“逝者如斯夫”,重要的是为着未来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因此要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战国时期赵国宰相蔺相如与老将廉颇和好,同心报国的故事,几千年来传为佳话,说明了团结的重要性。古代的将相尚且搞好团结,更何况我们乎!大存同志一个突出优点是顾全大局,维护党的团结。今天,我们纪念大存同志,就是要学习他的优良品德和作风,搞好团结,把四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希望广东的同志成为团结的模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