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我国人口与计生工作的指针——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人口与计生工作的论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0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国人口与计生工作的指针
——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人口与计生工作的论述
彭珮云
邓小平同志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一系列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邓小平同志在人口问题上的最大贡献就是把人口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考察与处理。他明确指出,“中国对人口的增长实行严格控制,是从我们的切身利益出发的,这是中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他还说,“我们认为实行计划生育可以使中国更快地发达起来,否则,所有的发展成果都会被吃掉,增加国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就不容易。”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分三步走,他提出的每一步奋斗目标都既有总的国力的要求,又有人均水平的要求。他在许多讲话中都教导我们必须树立人均观念,认识人均指标的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的这些教导深刻阐明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性,是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指针。我们一定要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更加自觉地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努力完成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国内外都没有现成的经验。这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本国的国情,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多年来,我们已经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这就是:坚持现行的人口政策不变、既定的人口控制目标不变和各级党政一把手对计划生育工作亲自抓、负总责不变;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工作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积极推行计划生育与发展经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建立文明幸福的家庭相结合;努力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即由孤立地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以社会制约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转变。
我国在全社会实行计划生育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变革和进步。过去仅把生育行为看成一家一户私事的旧观念被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实行计划生育的新观念所取代,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种具体体现。由于漫长的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多子多福”、“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旧观念还在影响着一部分人的生育行为,因此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是婚姻、家庭、生育领域里移风易俗的思想革命。做好计划生育工作,还必须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提倡敬业爱岗、忠于职守、爱护群众、服务群众、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尊重科学、钻研业务、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行业风气。
邓小平同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他用自己光辉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无私奉献的楷模。我们学习他的崇高风范,一定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念,把人民群众作为计划生育的主人,相信群众,尊重群众,服务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计划生育工作中,要坚决贯彻“三为主”方针,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三结合”和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不断完善和认真落实有利于计划生育的政策和措施;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指示;坚持正确执法、文明执法,自觉维护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实践证明,只要计划生育工作者牢固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满腔热情地为广大育龄群众服务,就一定能够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把计划生育工作做得更好。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计划生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少薄弱环节。一些地方的领导对计划生育工作还没有做到江总书记所要求的“贵在自觉、贵在务实、贵在坚持”,“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许多地方的基层基础工作还很薄弱。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路虽然已经明确,但是要使这一思路为广大计划生育工作者所理解和掌握,真正落实到基层,还要做大量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