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书香溢农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0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河山万里沐春风

  书香溢农家
中共中央党校96级研究生仝志辉
寒假里,我到河南博爱县苏家作村搞社会调查,当地的“文化入户”活动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村党总支书记向我介绍说,全村1450户已有85%以上的农户拥有书架,每户都至少订阅了两份报刊。农民这样堂而皇之地请文化进家,多少让我有点吃惊。见我惊讶,书记拉着我的手说:“咱农民跟过去比,可是大不一样了,走,我带你看看你就知道了!”
实地一看,真令我眼界大开。农民家的书架上,政治、文艺、历史、法制等各类书籍都有,尤其多的是农业实用科技类书籍。订的报纸也是集中在《河南科技报》、《中华工商时报》等科技经济类上。在村民毋本安家,那些无线电书籍不由得让我对眼前这个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中年农民刮目相看。只见一册册的《电子报》合订本和各类无线电书籍摆满了书架,其中还有大学无线电专业用的教材。靠自学,他开了无线电维修部,还自己动手发明了解决农村看电视供电不正常难题的仪器,光这一项他就当上了十万元户。现在他又买了大哥大,跑起了粮食贸易。他说,是科技给他插上了致富的金翅膀。
类似毋本安这样的专业户在苏家作村还有很多。村里规划了150亩的养鸡小区,现在全村已发展起养鸡专业户180多户,养鸡20万只,年创利400万元。此外,还有200多个种菜专业户和1200多名运输从业者。
走进运输个体户赵元虎家,院墙上镌刻的《宅志》首先引起了我的注意。主人通过那些工整的小楷,警示家人要团结和睦、勤劳致富。屋中挂满了名人字画,透出主人对文化品位的追求。看着这些,我不禁从心底里感叹:如今,庄稼人可越来越像文化人了。走访中,我时时感受到文化给农民带来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变化。过去,农村里“人闲生余事”,现在,读书学习蔚然成风,吵嘴打架、赌博、迷信之类的事也少多了,村子成了市县两级的治安模范村。生育观念也在悄然变化。村民还自发办起了书法协会、戏剧研究会、残疾人文化协会等群众性文化组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