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首富渔村的当家人——记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王成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0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首富渔村的当家人
——记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王成强
孔宪浩顾延亮
我国的改革开放造就出一大批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青年,山东省长岛县南隍城村党支部书记王成强就是优秀青年中的杰出代表。他在渤海深处的一个仅有1.7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任职10年,与乡亲们一起把昔日荒凉的小岛建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新渔村。最近,他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32岁的王成强家祖祖辈辈靠打鱼为生。1987年,年仅22岁的他成了全村的“当家人”。10年间,他以年轻人的旺盛精力和改革的气魄,使自己的事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这个只有230户、800多人的渔村,拥有冷藏加工厂、海珍品育苗场、大面积的海珍品增养殖区、工厂化养殖场和100多条捕捞渔船,年经济收入过亿元,全村人均创收、人均分配、人均存款等6项指标居全国村级首位,成为全国闻名的海岛首富村。
王成强上任后,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耕海牧渔,建设南隍”的发展战略。
南隍城海域资源丰富,盛产鲍鱼、海参等海珍品。王成强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起海珍品自然保护区,并在海域种植了多种海藻,供海珍品食用。这样,村里每年卖海珍品的收入就达100多万元。
王成强没打过几年鱼,但他从小就知道打鱼是岛上渔民生存的希望。他把全村渔船组合起来,成立了捕捞船队,掌握信息,发布渔情,展开大兵团作战。王成强推出优惠政策,鼓励渔民投资买船。几年中,渔民投资2000多万元,购置了80多条大小马力渔船。村里还投资160万元,建造了两条270马力钢质捕捞渔轮,开赴远洋作业。1995年,全村捕捞收入3000多万元。
鲍鱼是海珍品中的极品。王成强早就有人工养殖鲍鱼的梦想,但鲍鱼从养殖到成为商品鲍需要3年时间,如果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就会造成鲍鱼大面积死亡。
但王成强还是以自己的胆识选择了这条风险之路。1988年,他投资20万元,在条件简陋、既无技术又缺乏管理经验的情况下,领着几个渔民摸索着干起来。两年后,获得80多万元的丰厚回报。接着,他又和渔民们进行了海底底播、海上筏式养殖、工厂化养殖等一系列试验,取得了一整套养鲍经验。
如今,南隍城岛成为全国重要的鲍鱼生产出口基地,“鲍鱼岛”的名气蜚声全国,扬名海外。
南隍城成了全国闻名的富裕村,面对这巨大的变化,王成强说:“集体要有钱,得靠群众挣;集体有了钱,要往群众身上贴。”他除了保证用于生产发展的资金,每年都从村里拿出上百万元用于公益福利事业。几年中,村里大街小巷全部铺成水泥路面,家家户户都安上程控电话,还实现了免费医疗、低价供电、免费供水、供气,为群众办理了养老保险,定期给老人发放养老金。
王成强认为,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应从小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村里实行免费教育,投资150万元在县城建起了学生公寓,还从大城市聘请3名大学生到岛上从事教学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