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老刘的记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1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普通人的故事

  老刘的记性
老刘何许人?他是兰考县纪委协理员,全名叫刘凤起。去年3月,组织上为了照顾他的身体,让他从纪委信访室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改任协理员。按说他肩头的担子轻了,该歇口气了。但他仍一如既往地投身工作,有时为了查案,在村里一住就是好几天。群众都说他记性好,因为只要找他一次,来访者的姓名、年龄、家住哪村啥庄、反映的什么问题,他都记得一清二楚。可他的妻子却说他脑子不咋样,交待10件事,能记住一两件就不错了。
举个近点的例子吧。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妻子一早上班前,交给老刘一张清单,上边写着五六样菜名,还再三叮嘱:“中午你上街照着买,晚上我回来烧,这二月二过得好坏就看你的了!”老刘接过清单,连声说:“没问题,没问题。”妻子天擦黑下班回家一看,不但一样菜没见着,更不见老刘人影。正要往县纪委打电话,老刘笑嘻嘻地回来了。妻子问:“交待你的事呢?”老刘茫然。妻子又问:“一早给你的那张条子呢?”老刘越发糊涂,直到妻子伸手从他衣兜里掏出那张皱巴巴的纸条,他才恍然大悟,拍着脑门喊:“嗨,忘了!忘了!我这就去买,就去买!”当妻子知道老刘为几位上访群众忙乎了一天时,心疼地说:“算了,这么晚了,到哪儿去买?咱俩到门口的地摊上吃碗炒凉粉吧。”
再说个远点的例子。前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大病初愈的老刘乘公共汽车到远离县城40多公里的李庄村调查农民负担重的问题。调查结束时天黑了,已没有发往县城的公共汽车了。为不给村里添麻烦,他拦了一辆拉粮食的大卡车,趴在粮包上,往县城赶。天气寒冷,又刮着刺骨的北风,他的手脚都冻僵了,等到摇摇晃晃摸回家,已是深夜1点多钟。妻子责怪道:“你就不会拐到乡政府将就一夜?”老刘说:“还不是怕你惦记?”“那你不会在乡里给家挂个电话?”“对呀,我怎么就忘了。”
要说刘凤起记性差的事还多着哩。比方说你问他从事纪检工作14年来,3次被评为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都是何年何月?几次被评上市纪委、县纪委的优秀共产党员?他准保答不上来。这就是老刘的记性。
河南兰考县纪委张绍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