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银发绿野著新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1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普通人的故事

  银发绿野著新篇
在南丰县双田、三溪、白舍等乡镇的田间小道上,经常能够看到一位满头银发的高个子老人。农民们一见到他便围着问这问那。他就是68岁的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黄钧如。
1989年,黄钧如退休了。但刚刚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的农民朋友还离不开他的帮助,农业局的领导也希望他能返聘,他愉快地接受了。
人过六旬,身体时常会有些小毛病。局里的领导和同事为了照顾黄钧如的身体,不让他下乡。他说,农艺师不到田间地头,还叫啥农艺师?每次下乡建立科技兴农示范点,黄钧如总是抢着参加。在示范点,他除了白天和大家一起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义务向村民讲授农业科技知识。闽赣交界处偏僻的付坊乡小山村晃动着他的身影,军峰山下的黄连山村留有他的足迹,冻后柑桔的恢复洒下了他的汗水,板田油菜种植的成功同样凝聚着他的心血。
近些年来,南丰县的白莲生产已发展到两万多亩,但是白莲产量却普遍很低,栽种白莲较早的乡村,产量逐年下降。黄钧如深入莲区,进行调查研究,终于找出了白莲低产的原因,并对症下药,使全县白莲产量开始上升,1996年达1000吨。
为了拓宽农民致富的渠道,黄钧如又瞄准了“菜篮子”工程,他向县委、县政府提出调整蔬菜品种及反季节栽培的建议。他的意见立即被采纳。如今全县蔬菜生产已呈现勃勃生机,春播、秋播蔬菜面积达11万亩,每年以平均20%的速度增长。1996年农民户均从大棚蔬菜和反季节蔬菜中增收1000多元。用南丰蔬菜制作的南丰腌菜不仅畅销省内外,还出口到香港等地。黄钧如撰写的论文《在调整蔬菜品种结构上做文章,向国内外大市场要效益》被地区蔬菜生产研讨会评为一等奖。
昔日的贫困户、三溪乡石邮村农民吴佰亮,在黄钧如的精心指导下,大胆进行科学种田和果树种植,成了“十佳科技示范户”。他说,如果多一些黄钧如这样的农技人员,农民的脱贫致富就快多了!
江西南丰县委宣传部曾立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