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农技推广需激励机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1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实话实说

  农技推广需激励机制
王皋子
据报道,江苏吴县市全面推广农业科技承包制后,市镇农业科技人员成了农民的“财神爷”。该市6位农民对参与农业科技承包的科技人员实行重奖,奖金2.3万元,反映了农民对科学种田的认识得到了极大提高。
科技与生产结合,必然产生巨大的能量,但如何使之更好地结合却是很值得深究的。农技人员各地方都有,但有的地方农技站却长期处于瘫痪状态,形同虚设。原因呢?当地农民守旧、科技意识淡薄固然是其中之一,但缺乏相适应的激励机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科技下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哪个环节出了漏子,都可能导致生产受损失。生产受到损失,农民就不可能买你的科技帐。因此,科技下田,需要科技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需要进行系统服务,全程服务。吴县市市镇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双方以合同形式确定承包方式和承包内容,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沾”,把科技人员的利益与科技效益从根本上挂起钩来,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科技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去。同时,这种承包又是合同式的,农民自愿的,乐意的,充分信任的,因而有益于农民接受科技,大大提高了科技推广的效率。
农民是最注重实际的,科技在他们那里起作用了,不用说教和强迫,他会自己找上门来要科技,科技在农村就有了广阔的市场。把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是加快农业科技推广的关键所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