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沉稳深秀酒味无尽——读王康乐先生画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0
第11版(美术)
专栏:

  沉稳深秀酒味无尽
——读王康乐先生画集
冯其庸
十多年前,我曾与王康乐老画家在京晤面,拜读了王老的大作,并向他多所请教。之后,我在上海朱屺瞻老先生的梅花草堂,也听过朱屺老对王老的称道。转眼之间,人事匆匆,已经十多年过去了,最近我读到王老新出的画集。感到耳目一新,真是“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我拿着这部画册,反复阅读,不忍释手。王老是师从过张大千和黄宾虹的,这两位都是当代中国画大师,从王老今天的成就来看,可以说无愧于这两位大师。从王老的画风来看,则受黄宾虹的影响较为明显。我读王老的画,首先感到的是王老的勤奋刻苦。王老的画,笔笔踏实,无一笔松懈马虎,无一笔草率敷衍,真是笔笔用力,笔笔凝重,笔笔可以掷地作金声。单凭这一点,就是不少年轻画家所不肯做的。其实这是习画的最根本的要求。古往今来的天才画家,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主要是从勤奋中磨练出来的,是从刻苦学习锻炼中悟出来的。王老在自己的题画中说:“台上一秒钟,台下三年功。凡欲广求知音,此乃不二法门,况大器晚成之画功乎?”“晚成”才是真正的成,速成则往往欲速则不达,不少未能成功的画家,并不是缺乏才能,实际上只是缺少苦功,如王老真正是“大器晚成”!
王老的画,初看似乎墨色很重,细读才使你感到幽深玄奥,才感到“山深藏太古!”有些人的画,往往经不起细读,经不起反复读,而王老的画,恰恰相反,如果泛读,草草读过,则决不会领略其洒藏的深层境界,只有反复读,长久读,才会领略其中的深意。画,能够使人久读不厌,愈读愈有味,才是真正的好画。读古诗亦是如此,初读时不懂,细读后越读越有味,读王老的画就是如此!
王老的画,笔墨之精到,实在是大家风范。我特别喜欢他有一部分画,简直如石谿复出。其用笔用墨用色以及构图,皆极浑厚空灵,置之石谿集中,亦不多让,特别是那幅“春水渡旁渡”(画集63),空灵浑朴,无以复加,更看不出他笔墨的起落,真是天然浑成,一片化机。我仔细读了整个“诗画小品”40幅,可以说全是精品,可以发人深思,可以百读而不厌。像这种登石谿之堂奥的作品,在集中占相当的比重。还有一部分则神似黄宾老,无论是笔力或气韵,皆可以直逼宾老。然而只要仔细看、反复看,又可以看到他不同于宾老,他有自己的个性和美学品位!
如果单看画册,可能会感到王老的画质实有余,疏朗不足,但是当你细读画册中的局部放大,就可以看到其密处仍然是疏朗灵透的。
人们正在痛失刘海老、朱屺老的时候,却见到了王康老的画集,感到海上又卓立起来一位大师,可以继武前贤,可以启发后学。可以相信我们的艺术事业,永远是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