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乔石会见意工商界人士并发表重要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2
第3版(国际)
专栏:

  乔石会见意工商界人士并发表重要讲话
本报米兰(意大利)4月11日电记者郑园园、罗晋标报道:正在米兰访问的乔石委员长今天上午在伦巴第大区企业家协会会见了意大利工商界人士,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全文另发),介绍了中国当前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情况,受到了与会约60名意大利知名企业家的热烈欢迎。
伦巴第大区企业家协会主席普雷苏迪致词,热烈欢迎乔石访问与中国有着密切经贸合作关系的米兰。与会企业家向乔石委员长就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华合资企业、香港回归中国后外国对港等一系列问题踊跃提问。乔石委员长耐心地、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企业家们提出的问题,赢得了阵阵掌声。
4月10日晚,米兰省督罗伯托·索尔杰举行晚宴,欢迎乔石委员长和夫人郁文访问米兰。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曹志等出席了宴会。
本报米兰4月11日电正在米兰进行访问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11日在伦巴第大区企业家协会会见意大利工商界人士时,就中国的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法制建设和中意两国的经贸合作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全文如下:
女士们,先生们:
应意大利参议院议长曼奇诺的邀请,我带着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来到贵国进行正式访问。几天来,我同曼奇诺参议长、维奥兰特众议长举行了富有成效的会谈,同斯卡尔法罗总统、普罗迪总理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见;与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米兰是我访意的最后一站,今天有机会在这里同工商界的朋友们见面,我感到很高兴。在座的诸位都是意大利知名的企业家,其中不少人已同中国产业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的正在积极探寻开展合作的途径。你们为中意经贸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努力和贡献,我对此表示感谢,并愿借此机会,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当前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情况,希望能有助于各位对我国情况的了解。
中国自本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定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已于1995年提前实现。1996年我们又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蓝图。按照我们确定的目标,到本世纪末,在我国人口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下一个世纪的头十年,努力使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显著提高国民经济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去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都达到或超过计划目标。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量达到4800亿公斤以上,其他农产品的生产情况良好,农村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成效显著,我们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较好地控制了通货膨胀,明显降低了物价涨幅,去年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总水平比前年上涨了6.1%。总的来说,“九五”计划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在3月召开的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我们确定了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方针和措施。我们将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今年经济增长的调控目标为8%,物价上涨幅度要低于去年的实际涨幅。当前,我国人民正在争取经济建设的新成绩,今年头几个月的发展势头也是比较好的。
我国的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们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对原来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改革。在所有制方面,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局面;企业改革取得进展,现代企业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国有企业日益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我国的市场已形成体系,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也有很大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有了改变,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大。我们还在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价格、流通体制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今年将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重点,迈出更大的步伐,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将进一步深化。我国已经形成了从沿海到内地广大地区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已同世界上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1996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890多亿美元,进出口基本平衡。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去年一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400多亿美元。我国在外贸、外汇、关税等方面的改革取得进展并将继续深化,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
我国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重视用法制来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保障整个社会有秩序地前进。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得到很大加强,经济立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93年,我们提出在八届中国全国人大任期内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框架,同时加强其他方面的立法。四年来,我们以制定有关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为重点,努力实施立法规划,已经制定颁布了96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其中有关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和法律问题的决定39个。在规范市场经济主体和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振兴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促进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制定了一些重要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已初具规模。这里我还想专门向大家介绍一点,这就是我们的经济立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同时也很注意同国外的有关法律和国际惯例的衔接,注意为外资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我们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制定了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制定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在合同、税收等方面,制定了涉外经济合同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在民法通则、仲裁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中,也有专门的涉外法律适用条款。我们还将继续搞好有关的立法,改进执法工作,认真解决投资环境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的来说,中国的法律在逐步走向完备,同时我们很重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重视提高国家机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外商在中国投资的法律保障将会不断改善。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为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我们重视同各国发展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重视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成果。同时,世界各国也十分重视中国这个大市场,普遍希望同中国建立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中国有着宏伟的奋斗目标,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不仅在沿海地区保持着巨大的建设规模和很快的发展速度,像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是历史上罕见的;我们还在加快中西部地区建设和开发、开放的步伐。在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强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的同时,加大国家对中西部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吸引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可以预期,那里将会获得很大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现代化是一项非常巨大的任务;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也有很多工作要做。总之,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和科技合作,无论是沿海还是内地,无论农业、工业还是第三产业都将是大有可为的。
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中意两国多年来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经贸合作。贵国已成为我国在欧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1996年贸易额达50.8亿美元,贵国企业界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截至1996年底,意大利在华投资项目共计1010个,实际投资9.46亿美元。意方还提供了贷款,支持意大利企业和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意两国经济各具特色,在能源、交通、电讯、农业等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先领域,意大利具有优势。中意进一步发展经贸合作的潜力是比较大的。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同意大利的合作,欢迎各位企业家去中国投资,创办企业,也欢迎大家去中国考察和旅游。我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意两国经贸关系和其他领域的合作将获得更大发展。
谢谢大家。(附图片)
4月11日,乔石委员长在伦巴第企业家协会会见意大利工商界人士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马占成摄(传真照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