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沉重的翅膀与奋力的飞翔——电视剧《黑天鹅》的现实主义特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2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沉重的翅膀与奋力的飞翔
——电视剧《黑天鹅》的现实主义特色
杜高
江西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录制的8集电视剧《黑天鹅》(陈海萍编剧,阿茵、蒋迅导演)是一部激动人心的作品。它直面现实生活,直面经济改革,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展现了以天鹅岭矿为代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困境和艰辛的改革,大胆地触及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现实矛盾,热情地歌颂了煤矿职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下的勇敢实践,令人信服地表现了只有改革才能给天鹅岭矿带来活力和新的生命。
天鹅岭煤矿所面临的严峻困境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现状的一个缩影。由于限制煤价甚至无偿调拨,天鹅岭煤矿长期亏损,只得靠国家补贴来维持局面。《黑天鹅》的戏就是从国家宣布取消补贴的这一天开始,而这一天恰好是天鹅岭煤矿95周年的大庆,也是它迈向改革的起点。这样,历史、现实和未来戏剧性地交织在一起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天鹅岭煤矿波澜壮阔的改革是围绕着主人公雷洋的坚决行动和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刻画,人生境遇的描写而展开的。矿务局长雷洋的艺术形象是这部作品的灵魂。他大胆提出裁员,大力精简处室机构的改革方案。电视剧用一个个真实的生活场景表现了这场改革的艰难过程。改革触及到了许多人的实际利益,骤然改变了整个矿区原有的生活和生产秩序,必然引起许多人的激烈反对、抵制和冲突。但是雷洋毫不动摇。他带领群众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劳务输出,热情帮助下岗职工开辟新的就业门路,同时用新的管理方法和分配形式激活企业机制,使整个矿区很快呈现出走向市场经济的蓬勃的新局面。
雷洋是矿工的儿子,和工人群众有着深厚的血肉联系。当他面对端着盆站在他家门口威胁他,向他要米的下岗职工兄弟们时,他不但没有半点恼怒,心里充满诚挚的谅解和同情。他的父亲曾惨死在一次事故里,而当对事故负有直接责任的杨志攻克了煤矸石发电的技术课题,他不像人们猜测的对杨志有怨恨情绪,主动去慰问他、感谢他,表现了一个领导者的胸怀和品质,这些场景使观众很受感动。雷洋形象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他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而坚定的信念。
宋安也是一个感人的形象。他朴实忠厚,总是把荣誉让给别人,他始终同情关心着身处逆境的杨志,热诚地支持杨志的研究设计,当他以自己的名义通过了煤矸石发电的设计方案后,他又坚决向雷洋说明真相。他虽然不是这部戏的主人公,但这个人物是工人阶级的一个代表,他的品质所具有的精神分量,给观众以深刻启迪。
电视剧里的其他几个人物,如矿长胡忠良、党委书记晏婷、老矿工宋师傅、青年矿工宋杰、科长刘裕和他的四个儿子等等,尽管他们对改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有差别,但在改革的浪潮中,都经受了洗礼,构成了新时期工人阶级可亲可敬的群体。在近几年的荧屏上,这种真实的工人形象我们看到的不多,他们的出现就特别可贵了。
这部电视剧的另一个艺术特点是把丰富的生活内容凝聚在8集电视剧里,结构简练紧凑,既不拖泥带水,又不故弄玄虚,形成了朴实明快的风格。这对当前电视剧普遍存在小题大做、拖沓冗长的风气,也是一个挑战。
然而,从这部电视剧所涵盖的内容来说,细节还可以再丰富些。比如宋安一家人和杨志的关系,晏婷和胡忠良的情爱,都可以纳入改革的大漩涡中描写得更细腻、更充实些,煤矸石发电厂的建立、工人分流后的就业情景就过于简略,减弱了对于改革艰巨性的表现。近年来我们也看到一些以改革为标签的电视剧,把市场经济表现为尔虞我诈、钩心斗角,把改革开放的“主战场”摆在富丽堂皇的宾馆商厦,改革的主角似乎都是些潇洒时髦的靓男俊女,其脱离实际、情节虚假已引起广大观众的反感。相比之下,《黑天鹅》这样从现实生活中来又反映了生活真实的作品,就更应该受到我们的热情赞扬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