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呼唤“大文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5
第12版(副刊)
专栏:文坛走笔

  呼唤“大文学”
毛志成
近若干年来,先后被提倡过的文学品类,有“纯文学”、“雅文学”、“高品位文学”,时而也有“通俗文学”。这里提出个“大文学”概念,首先应该声明的是,它与上述的种种标定在释义上可以有重合性,亦即:“大文学”可以写得“纯”,写得“雅”,写得“高品位”,也可以写得“通俗”。然而,这样的重合性又只限于理论性的释义。若是具体到眼下的文学现状来看,这里所提及的“大文学”与曾经流行的或正在流行的种种文学模样,又很少谐调性,老实说,倒是不乏殊异。
提及“大文学”,人们可能会有一种担忧,以为我在为当年的“假大空”文学招魂。其实这大可不必。当年那种文学的“大”,是“假大”,是“空大”,无论作品中喊了什么样的大口号,表现了什么样的大见识、大气概,都掩饰不住作者在实际精神品格上的“小家子气”:趋时,媚势,追求的是个人的小功利。因此,这样的文学不是大文学,而是伪文学。
什么是真义和本义上的大文学?
回答这个问题,正面阐述定义不如先关注一下反面现象。应当正视,眼下文学的“小化”现象已经较为醒目。
例如:从客观效应上看,读者量的小化是不容否认的。一部作品“轰动”了,“畅销”了,卖得“火”了,无非是数万册至十数万册。拿到中国12亿人这个大分母中一比,仍是可怜得很。《红楼梦》、《三国演义》、《唐诗三百首》印过多少册?当年从外国翻译过来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马雅可夫斯基诗选》印过多少册?当年我们自己搞的《小二黑结婚》、《暴风骤雨》、《郭小川诗选》曾印过多少册?比一比,该服气就得服气:眼下的作品比不过。
另一个是读者群的小化。眼下,作为一时流行、一时成为“名作”的文学作品,较稳定性的读者大都集中在城市,又大抵是社会的主体成员(过去叫工农兵)之外的那么一个闲逸读者族。不讳地说,这个“读族”和“写族”有时简直是重合的,尤其是诗。
从文学的主观品质来看,小化特征也是明显的:表现大空间、大风云、大事件、大矛盾的作品日少;表现小角落、小人物、小趣味、小情绪的作品日多。作者对社会大运转和人的社会属性的研磨兴趣,大大让位于对“自我孤岛”、“二人世界”中的个体人的“人性发微”。
这样的“文学小化”,根本的一点在于作家关注点的小化——以为在逃逸或超越了社会大运转的前提下对个体的人进行显微式关注,孤立地进行人性开采或构建,也是在提高人的质量。其实错了,人或文学一经“纯”到这地步,“雅”到这地步,也就陷入了另一种“空”。
弄清了“小化”,对于什么是大文学,也就不难判定了。大文学首要的标志是关注点——也可称为“意义追问”的对象——的趋大性。眼下,至少有两个大主题被文学冷落了:一是对地球命运的远眺和透视;一是对商品经济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做全方位观察,用马克思主义对其运动轨迹和未来前景做出必要的匡正和规范。
当然,这并不是说,作家不能写小人物、小事件。能够反映社会大运转、折射改革大时代的作品,纵然写的是小人物、小事件,也可以是“大文学”。关键在于,作家要有“大本位”意识,要有对社会、时代和人民的全面关注,对国事、政事、民事的真正关心;任何对此进行逃逸或回避的文学,都是苍白的,只能产生“圈内效应”。
大文学也需要大形式、大语言,这里说的“大”,是指为最广大的民族成员所喜闻乐见。无论如何,一部书、一本杂志只能销到几千册而自我感觉良好的现象,不应无休止地延续。
大文学的“纯”和“雅”,是指作家意识和作品风格的纯正、大气,不借用任何非文学因素而追求“轰动”效应。大文学的通俗,首先在于“通”,即:通于世、通于国、通于民、通于时、通于情、通于理、通于文、通于俗。要使文学有大前途,必须搞大文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