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丽江来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5
第12版(副刊)
专栏:

  丽江来稿
[壮族]岑献青
很偶然的一个机会,我收到了纳西族作者晓龄寄来的几张照片,全是她家乡云南丽江的风景照片。
照片上的丽江以一种自然、动人的美让我惊异不已:冰清玉洁的玉龙山,幽深沉静的黑龙潭,潺潺流过小门前的泉水,灿烂辉煌的油菜田,还有那充满唐诗宋词韵味的纳西人家的小院……
如果不是一个非常喜爱这块土地的人,是不可能把照片拍得如此美丽的。
果然,晓龄在信中告诉我,照片的作者是一位美国人,名叫艾新仁,他在丽江教育学院当英语教师,对丽江简直着了迷,经常带着相机到处拍摄。现在,他一家人在丽江已经住了近三年了。
因为在《民族文学》杂志供职,我便给晓龄写了封信,让她转告艾新仁先生,如果他有兴趣的话,给我们刊物写一篇文章,谈谈他眼中的中国丽江少数民族。
信是寄出了,但我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一个美国人,在中国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工作,除了对那个地方的民俗和风景抱一种猎奇的心理之外,还能有什么别的想法呢?
不料却很快就收到了艾新仁的英文稿件和一沓清晰而真实的照片,随同寄来的还有黄必德先生的中文译稿。
文章很长,将近8000字,译者的文字相当流畅。读完了这篇题为《我相机镜头里的丽江少数民族》后,我竟然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我没想到,这篇文章会使我如此感动,仅仅因为我也是少数民族中的一员?
许多对少数民族有兴趣的人,常常会关注那些被人们一再津津乐道的风俗,那些在城市里几乎消失了的质朴淳厚的民风,还有那些他们早已抛弃、却又希望少数民族能长久保留的所谓“人类童年的遗存”式的原始的生活形态和生产方式。
甚至有人在“弘扬民族文化”的旗号下,粗制滥造出少数民族的伪民俗,用来赚那些不知就里的人们的钱!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真正愿意深入地体验和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中更深层的精神,并将这样的精神介绍给世界的。
艾新仁在他的文章和照片里,没有一个地方提到别人最感兴趣的那些民俗,但他却准确地表达了丽江少数民族的精神和他的感受。他在一个很偏僻的彝族村子里第一次看到人们头上戴着一种方形的帽子。他写道:
“这使我想起我们在美国时戴的一种帽子,不同的是,这种帽子只在高中或大学毕业时才戴,因此在英语里,这种帽子叫做‘毕业帽’。请注意,这种‘毕业帽’是完成了大量艰苦的学业和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标志。”
我们都能明白,他说的毕业帽,就是现在已在中国各大学出现的学士帽或博士帽。人们也许并不以为这样的学士帽或博士帽与这些居住在山沟沟里的彝族人有什么关系。但艾新仁说:“我在这个村寨逗留的时间越长,我的镜头就越清楚地说明这里的人们是完全值得推崇的……他们理所应该天天都戴着一顶象征着勤劳和取得丰硕成果的方顶帽。”
当他访问一所偏僻的纳西小学时,受到了孩子们无数“哈罗”声的欢迎,他为孩子们拍了一张照片,背景恰恰是一个圆形的门。于是他把照片题名为《锁孔里的孩子》。他写道:“孩子是中国的钥匙,还是能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所有的孩子都是中国的未来,我看到了少数民族已经把孩子的教育列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中国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祖国的边疆地区,地理环境不太好,交通也不方便,经济发展不如内地,“老少边穷”全都占了,所以才一直是政府扶持的重点。在丽江的许多地方,人们受限于自然,无法展开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只能依靠传统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方式来耕种庄稼。
也许日益“现代化”起来的人们对此会不屑一顾。
可是艾新仁却十分明白:“倘若没有这些少数民族以传统的辛勤劳动创造着财富,作为一个国家,中国将会碰到极大的困难!”
最令他感动的是丽江少数民族人民所体现的团结互助精神。他亲眼看到人们是如何齐心合力地为同村人竖起房架的,亲身感受了大地震后人们是如何团结抗灾的。
他觉得丽江的少数民族给予他的种种感受,是他这一生中受用不尽的极为珍贵的礼物。
一个民族,能被别的民族尊重和理解,是很不容易的;而一个民族,愿意去尊重和理解别一个民族,而且不带任何偏见,更是不容易的。
这个启示,也可以说是艾新仁送给我的极为珍贵的礼物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