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要根治浮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6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要根治浮夸
肖里
浮夸误国殃民,五十年代末已有沉痛教训,然而,现在有少数人却似乎已经忘却了。
某镇,完成一亿元乡镇企业产值已实属无望,上级却下达了一点五亿元的任务。情急之下,书记、镇长召来统计人员,如此这般地交待一番。到了年底,该镇上报产值竟达到一点五八亿元。
某县,当领导们正在为乡镇企业产值可望突破四十亿元大关而高兴的时候,忽闻相邻一个县级市的乡镇企业产值将超过该县十亿元。“不甘落后”的领导们立即召开乡镇企业统计员紧急会议,当场把全县乡镇企业产值拔高到四十八点四八五亿元。不料东窗事发。后经核实,该县乡镇企业产值实有三十八点六八亿元,其余那百分之二十五则是地地道道的“水分”。
某市,对外公布的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是二百六十亿元,但全国工业普查结果显示,实际只有四十亿元。虚报产值竟比实际产值高出几倍!
当然,上述事例仅属个别,但其危害绝不可小视。试想,如果相当一部分基层数据虚假,市、县、镇情况不实,哪来高层的科学决策?而一旦高层决策失误,岂不误国误民?试想,既然夸大了产值,还能不夸大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而一旦收入被夸大,怎么可能不加重企业和城乡居民的负担?怎能不败坏党风、政风,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为什么会出现浮夸?我以为原因有四:一是某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脱离实际,提要求、订计划、搞评比,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凭想当然办事。二是某些部门和地方把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作为考核干部的标准,并与干部升降挂钩,对浮夸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三是某些干部只想做官,不想干事,为了平步青云,不择手段地弄虚作假,胡编乱造。某些心术不正,夸大政绩甚至伪造政绩的人确实因此而得到了实惠。四是在某些地方和部门踏踏实实干事,老老实实做人的干部,不被赏识,反被视为没有魄力,这就从另一方面助长了“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恶性循环。
根治浮夸,首先要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大力提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良作风。对下级提要求、定任务、搞考核,都要事先调查研究,尊重实际,尊重科学,尊重客观规律,绝不能凭想当然办事。其次是要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为中心,在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形成一种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风气,讲实话、做实事、求实效的优良作风。三是要在干部管理上摈弃那种以偏概全的做法,坚持德、能、勤、绩全面考核,在干部考核、任免、奖惩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尤其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下级部门和群众的意见。四是要运用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等有效手段,通过严格执法、严格审计、严格监察,确保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对于那些在政绩上造假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干部,要严肃处理,绝不能让这些人占到丝毫便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