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雪中送炭”见真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6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短评

  “雪中送炭”见真情
辽宁省设立“寒窗基金”,首批资助1011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考生顺利迈进大学门槛,这一善举令人为之动情,击掌叫好。
之所以动情,是因为它急民所急。我国农村目前还有58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城市里也有部分家庭生活比较拮据。高校招生“并轨”后,虽然实施了奖学金、贷学金及勤工俭学等措施,但那些多是入校后的保障措施。面对随录取通知书同行的几千元“入门费用”,许多贫困考生家长难免犯愁。考上大学的学生,大都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是祖国建设的人才资源,能不能保证这些青年学子都能进入大学深造,事关祖国的未来。辽宁省各级政府在财力紧张的状况下挤出一笔钱来资助寒门学子,保证每一位考上大学的同学都能顺利迈入校门。这一做法弘扬了党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关心群众生活的又一体现。
之所以叫好,是因为它实事快办。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宗旨和职责。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事情,不但要办,而且要快办、办好。辽宁省设立“寒窗基金”,从省长调研,到政府决策;从筹措资金,到具体发放,整个运作过程不扯皮,不梗阻,没有丝毫“衙门味道”,这种工作作风是值得称道的。
辽宁设立“寒窗基金”,给各级领导干部以更多的启示:许多社会热点,特别是群众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亟需妥善解决。如果我们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办法就肯定比困难多,事业也必定更加兴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