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为“寒窗”送暖——辽宁省资助贫困考生上大学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6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为“寒窗”送暖
——辽宁省资助贫困考生上大学纪实
新华社记者魏运亨范春生本报记者李新彦
19岁的宋斌拿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没有欢呼雀跃,而是一脸喜悲交集的复杂表情。对这个生长在辽宁省盖州市东部山区的男孩来说,考入全国最高学府是他梦寐以求的大喜事。可再看看这个家:几亩薄地,收入可怜,再加上有个弟弟还在念高中。因此,录取通知书上标明的数千元入学费用,就像一片阴云笼罩在小伙子和他家人的脸上,久久挥之不去。
类似宋斌这样交不起大学“门槛费”的贫困考生在辽宁成百上千。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最终都无一遗憾地圆了大学梦。
帮他们实现梦想的是省长,是各级政府。
由辽宁省省长闻世震亲自倡导,旨在资助特困生顺利进入大学的辽宁“寒窗基金”,设立半年多来已筹措专项经费3680万元,有1011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大学新生从中借款205万元,从而顺利地迈进了大学的校门。
责无旁贷
高校实行招生收费并轨改革后,特困家庭的子女如何交纳数额较大的入学费用?这是一个现实而又严峻的新课题。
去年6月,省长闻世震去辽西经济欠发达地区视察工作。当他听到当地一些下岗职工和贫困农民子女考上大学之后,因筹集不到上千元的入学费用,全家哭成一团的反映后,不禁潸然泪下。这位同样出身寒门、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的省长动情地说:“寒门出学子。帮助特困户的孩子念大学,各级政府责无旁贷!”他当即承诺:若这年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将用省长预备费中的大部分建立起一项基金,用以资助那些家庭生活非常拮据的考生上大学。
从辽西回来后,闻世震省长立即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议,专题进行研究。辽宁省百业待举,国有大中型企业亟需资金扶持,而省财力每年去掉刚性支出,机动部分十分有限。闻世震和其他几位副省长态度明朗: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再难也要圆了穷学生的大学梦。经过三次研究,这笔资金终于有了着落,并被闻省长亲自命名为“寒窗基金”。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张榕明对这件事也抓得很紧,她多方协调教育、财政部门尽快筹集资金,帮助解决遇到的难题。
为了确保特困生在入学前能及时得到救助款,辽宁省教委财务处的同志们加班加点地工作,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他们精心制定出“寒窗基金”管理办法,印制好“寒窗基金”申请表后尽快发放到各市、县(区),并简化了审批手续。据统计,截至去年底,辽宁省财政厅在全省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仍安排出专项经费3196万元,各市、县(区)也筹措相应配套资金471万元。此外,社会各界还捐资13万元。
条件优惠
辽宁省“寒窗基金”管理办法规定:由省、市、县三级政府共同筹措的“寒窗基金”设专户存储,所获利息用于解决户籍在辽宁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当年大学录取生入学费用。其借款额度依据考入普通高等院校收取的学杂费标准和必要的费用额度,一般为1000至3000元之间。
在借款偿还原则上,辽宁再次给特困生以特别的爱。政府实行了三项减免条件:获得“寒窗基金”资助的学生考取省外院校毕业后回辽宁工作,或受资助学生毕业后到省内乡镇工作的,免还全部借款;考取在辽宁的部委属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留在省内工作的,减半偿还借款;受资助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的(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其借款可延至毕业后偿还,如回辽宁地区工作免还全部借款。
有了这样优惠的政策,一些受到资助的大学生纷纷表示:惟有努力学习,毕业后为家乡辽宁重新崛起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才不辜负各级领导和父老乡亲的殷切希望。沈阳市大东区特困大学生朱长庆的父亲说:“我儿子虽然考上了大学,但如果没有政府的资助,就念不起大学。”这位通情达理的父亲表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他勉励儿子学有所成,报效国家。
有口皆碑
辽宁省设立“寒窗基金”虽然只有半年多时间,资助的特困生也仅涉及部分大学生,然而在各大专院校乃至全社会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百姓有口皆碑,称赞它是一项“温暖工程”、“民心工程”。
记者最近来到大连外国语学院,在一个午休时间找到了来自法库县依牛卜乡依牛卜村的日语系新生董科英。空荡的教室里只有她一人在埋头读书。董科英在去年7月得到了2500元的“寒窗基金”借款,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她颇为激动地说:“我家6口人,3个大学生就读,母亲患病刚去世,仅靠父亲种地为生,如果没有‘寒窗基金’救助,我的大学梦难以如愿,我啥时都忘不了党和政府雪中送炭。”文章开头提到的宋斌,当盖州市教委的同志将3000元“寒窗基金”借款送到他家时,他的母亲流着泪说:“孩子,你上高中又考上大学都是靠政府资助的,你千万不要忘了恩人啊!”
受“寒窗基金”资助的大学生们普遍认为,省里在经济不太景气的状况下,拨专款设立“寒窗基金”,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怀,他们深切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和优越。
辽宁省“寒窗基金”管理办公室主任赵文利介绍说,省政府在前年拨出340万元专款,用以帮助贫困大学生的基础上,去年又增加100万元用于特困生补助。自高校实行招生收费并轨改革以来,辽宁省没有一名学生迈入大学校门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中途辍学;“寒窗基金”设立以来,也没有一名学生接到大学录取通知后,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