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好邻居好朋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6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好邻居好朋友
本报记者郑园园敖其尔
4月13日至15日,乔石委员长对我们的北方邻国蒙古进行了正式访问。在蒙古的日子里,乔石委员长同蒙古领导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真切地感受到草原之国对中国的真挚的感情。他说:“中蒙两国山水相连,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永远要做好邻居、好朋友。”
中蒙两国有充分的理由做好邻居。我们没有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同属发展中国家,都选择了改革开放之路,有许多共同的话题。90年代以来,蒙古实行多方位、多支点的新外交政策,对华政策是其外交政策的首要方面之一;1994年4月,中蒙签署了友好合作关系条约,两国关系有了更加牢固的法律依据。
是好邻居,就要互相帮助。蒙古领导人深情地谈到,去年蒙古遇到前所未有的森林草原火灾,中国通过政府、红十字会组织等各种途径提供了600万元人民币的无偿援助。另外,中国政府提供的2000万元人民币贷款的项目已开始实施。此次,乔石委员长以全国人大的名义向蒙古国家大呼拉尔和蒙古大学赠送了总计价值200万元人民币的办公用品和教学用品。当蒙古大学副校长表达感谢之意时,乔石委员长说,我们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援助,数额不大,“如果这些物品对你们有所帮助,我们就满足了”。
是好邻居,就要相互理解。蒙古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恩赫赛汗总理坦诚地告诉乔石委员长,他们面临着转轨期的特殊困难,主要表现是工厂倒闭、失业和贫困现象比较严重。政府注意借鉴外国的、特别是中国的经验,有信心克服困难,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乌兰巴托皮革制品公司下属的皮件工厂,是一家有50年历史的老厂。乔石委员长参观该厂时,关切地询问工厂的出口情况,效益如何。从该厂的模特表演中他高兴地看到,该厂的产品已注意产销适路,款式多样化,市场前景很广阔。他祝愿工厂发挥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是好邻居,就要加强往来,拓展合作领域。乔石委员长的访问,为中国全国人大和蒙古国家大呼拉尔的合作带来一个新的契机,大呼拉尔主席表示要在立法和司法领域加强交流,相互借鉴。乔石委员长访蒙期间,正值中蒙经济联委会会议在乌兰巴托召开。我国的有关官员告诉记者,中蒙两国的经贸合作方兴未艾,去年贸易额达到近2亿美元,两国公司间、企业间的承办劳务等互利合作发展势头也很快。在乌兰巴托市中心街头,一位名叫道尔吉巴拉玛的中年人对记者说:“蒙中国家关系发展了,我们老百姓也受益。蒙中有十多个边贸口岸,通过这些口岸,我们的经济搞活了,生活好了,与中国人的信任和友谊也增强了。”
在蒙古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乔石委员长意外地遇到了老朋友、前蒙古驻华大使奥勒兹沃依,他现在任国际关系学院的教授。据奥勒兹沃依教授介绍,该院的中文系是创建最早、人数最多的系,也是目前最热门的系。蒙古的外交领域拓展了,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提高了,许多年轻人把到中国去工作作为理想来追求。中国无偿援建的汉语培训中心,为提高该系的汉语教学水平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中文系三年级学生用准确、流利的汉语为乔石委员长朗诵唐诗,唱中国歌曲。
乔石委员长听罢兴奋地说:“你们的汉语普通话讲得比我还好,我有乡音,可单听你们的发音,听不出是蒙古人说汉语。”
要告别乌兰巴托了。我们眼前,出现了苍苍群山,茫茫草原,这画面和中文系学生演唱《长江之歌》的情景交替出现,最后形成叠景,长久地留在我们心中……
(本报乌兰巴托4月15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