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民族地区扶贫到户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5
第9版(理论)
专栏:

  民族地区扶贫到户的调查
周生贤
宁夏西海固地区8县属少数民族聚居区,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是国家确定的重点扶贫地区。为帮助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宁夏自治区实施了一系列开发式扶贫到户的具体措施:组织贫困户打窖蓄水,两年来,政府提供价值2400万元的打窖扶贫物资,发动贫困户投工180万个,打窖6万多眼,不但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还发展窖水节灌面积5万亩,有15万多贫困人口受益脱贫;实施以种植地膜玉米为主的温饱工程,1996年发放种植地膜玉米专项扶贫资金2500万元,基层干部和科技人员带着种子、地膜和技术进村入户,指导贫困户种植地膜玉米25万亩,产粮1.2亿公斤,解决了40万人的吃饭问题;把没有基本生存条件的16万贫困人口,迁移到扬黄灌区开发生产,实现了一年安家,两年脱贫;推行一个贫困户输出一个劳动力的计划,每年有近30万人次外出做工,创收2.8亿元;坚持扶贫到户与计划生育紧密结合,人口自然增长率从过去的21‰下降到14‰以下。开发式扶贫到户战略的实施,加快了西海固地区的脱贫步伐,贫困面从1993年的69.9%下降到1996年的36.7%。扶贫到户的成功实践,不但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早日战胜贫困的决心,而且深化了对民族地区开发式扶贫的认识。
扶贫到户是扶贫工作的现实需要。80年代初宁夏从输血式生活救济转向以区域经济开发为主的开发式扶贫,实现了扶贫战略的第一次转变,也是扶贫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实施区域经济开发带动战略,解决了大多数农户的温饱问题。但是,剩下的贫困户多为少数民族群众,大都处在山大沟深或信息闭塞的干旱带和高寒区,生产水平低,社会发展滞后,有些甚至与世隔绝。由于这些贫困群众居住的分散性、生产生活的封闭性和人文习俗的独特性,使外界经济建设的辐射带动力不易渗透进去。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必须实施开发式扶贫到户的攻坚战略,把攻坚的对象从侧重一个区域转向直接瞄准一家一户,攻坚的目的从以富县为主转向以富民为主,攻坚的手段从靠大项目的带动和重点工程的辐射转向以户为扶贫开发单元,实施一批家家能干、户户受益的具体项目和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如期实现扶贫攻坚的目标。
扶贫到户是区域经济开发式扶贫的继续与补充。没有区域经济开发,扶贫到户就没有可靠的基础和起码的条件;单靠区域经济开发也不能有效解决那些长期处于“穷在深山无人问”的贫困户的温饱问题。因此,在扶贫攻坚阶段,在坚持区域经济开发式扶贫的同时,还要做到有的放矢,突出扶贫到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分类指导,因村、因户制宜。根据西海固地区贫困户存在的劳动技能低下、人多地少、贫病交加、痴呆傻残等四种类型,我区分别采取了培训扶持、移民分流、社会帮扶、政府救济等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
扶贫到户激发了贫困人口改变贫困面貌的内在动力。民族地区的贫困群众长期处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的坚韧性格和相互帮扶的淳朴民风。针对农村一家一户经营和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分散的特点,扶贫攻坚首先要激发贫困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内在动力。各级党政组织从培训、提高每个劳动者的技能入手,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精神,克服“听天由命”和“等、靠、要”的旧观念,发动千家万户自觉与贫困作斗争,发展生产,治穷致富。
为了加大扶贫到户的攻坚力度,西海固地区有关部门已将各地的贫困状况建档立卡到村,做到层层底子清,情况明;计划分解到村,每年的扶贫资金安排、工作任务和脱贫目标落实到村;领导联系到村,每个地县领导都要确定扶贫联系点,带领群众变苦熬为苦干;帮扶对口到村,区地县直部门由包乡扶贫改为包村扶贫,抽调5000多名干部住村帮助农户发展生产,扶持措施到户,项目覆盖到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