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无限风光在险峰——记中益国际经济集团董事长、总裁张力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5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今日星辰

  无限风光在险峰
——记中益国际经济集团董事长、总裁张力军
本报记者魏芳
在’96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幕式上,一位英姿勃发而又持重干练的青年人受到了李鹏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对他投资珠海的决策和在航展筹办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的举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位青年人是此次航空航天博览会最年轻的组委会副主任,国家体改委领导下的唯一一家国际企业集团——中益国际经济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张力军。
中益国际经济集团是国有股份制企业,成立仅三年多。就在这短短的三年里,中益集团闯出了一条国有股份制企业改革发展的新路子,迅速发展为一个成员企业达128家,集贸易、科研、流通、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
作为一个多元化、实业化、科技化的大型国际企业集团的领头人,张力军办事果断、沉着、刚毅,走过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他创业和拼搏的血汗。
从以高考状元的成绩被重点大学录取,到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实业公司副总经理、综合贸易部总经理、中贸国际企业集团(天津)公司董事长、总裁、中益国际经济集团董事长、总裁,“挑战、成功;再挑战、再成功”,可以成为张力军走过的人生之路的最好注解。
张力军的工作成绩可谓硕果累累。踏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二年,张力军就与当时五矿总公司天津分公司的同事合作,成功地完成了国家地方双重点项目——天津无缝钢管厂50多万吨上千品种的钢材进口项目,创造了无一差错、无一拖期的全优进口业务典范,在此基础上,张力军又根据此项目收集了各个国家生产无缝钢管原料海绵铁的资料,撰写了《海绵铁》一书,为我国的进出口公司和有关厂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料。被选拔到五矿总公司实业公司后,张力军凭着自己的勤奋开拓,半年时间将进口品种从单一的钢材扩大到木材、化肥、胶合板、成品油等多种商品范围,创造了实业公司年经营额2亿美元、利润3000万的业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有企业的一些弊病日益显露,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在自己领域内已驾轻就熟的张力军毅然决定迈入国有企业改革这个困难重重的领域,发起组建一个“出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就以市场经济为生存发展条件,采用全新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新型国有企业。
1993年5月,中益国际经济集团前身中贸国际企业集团正式宣告成立,张力军被选为董事长兼总裁。一年后,张力军再迈一大步,决定在中贸集团的基础上重新规范重组一个全新的、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以国际化综合商社模式经营的大型国际企业集团。张力军为这个集团定名为“中益”。他说:“中益,就是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探索追求中国人的利益;中益集团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谋求自我生存、自我发展,把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现代化国际化综合商社的典范。”
1994年8月,改组后的中益国际经济集团正式成为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的大型国际企业集团。为使中益集团能迅速为国有股份制企业发展提供范例和经验,张力军为中益集团注入了这样的经营理念: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国际贸易为龙头,科学技术为先导,人才为保障,实业为基础,坚持正规化、专业化的管理原则。
中益人奉行“团结、拼搏、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我靠中益生存,中益靠我发展”已成为中益每一个员工的基本信念,中益集团很快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商场生力军。短短两年内,中益集团就涉足了国际国内贸易、房地产、交通、能源、金融、仓储运输、餐饮服务、旅游、广告咨询等众多领域,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俄罗斯、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海外分公司和代表处。不久前,中益又涉足教育改革领域,和北京理工大学达成意向,成立中益理工国际经济学院;在参加珠海航空航天博览会的基础上,中益集团和俄罗斯民航科学院合作成立了航空公司,真正涉足航空领域,为探索航空事业的发展总结经验。
张力军说:“作为国家现代企业改革的一块试验田,中益集团必须涉足尽可能多的领域,以现代化、国际化的经营去试验、去总结,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发展多探索几条路,多总结些经验,这是中益集团的使命。也正因为此,中益必须成功。”
每一个新的领域,都意味着新的风险与挑战,而张力军的信条是:没有风险,就没有机遇;没有挑战,就没有成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