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世纪老人谈“迷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6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世纪老人谈“迷信”
徐恒足
张学良和吕正操都是辽宁海城人,又都是东北军的著名将领。“西安事变”时,吕正操坚决支持张学良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并负责张公馆的保卫工作。后来,张学良送蒋介石去南京被蒋扣留,过了大半辈子的囚徒生活。吕正操将军参加了八路军。世事沧桑,天各一方,两个人这一别竟长达60个年头。前一时期,吕正操将军访问美国,专程拜访了张学良。两位与世纪同龄的老人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倾心吐胆,抒情述怀。
张学良告诉吕正操:“我现在有些迷信。迷信上帝。”吕正操对张学良说:“我也迷信。迷信老百姓。”张学良沉吟良久,感叹道:“得民者昌!”
一个人总有自己的信仰。这种信仰有时可达迷信程度,例如世人对鬼神,对上帝,对金钱,对权力……那么,这两位昔日曾经志同道合、对国家民族都作过重大贡献的著名爱国将领,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沧桑变幻后,在信仰上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区别呢?是“天使然”还是“人使然”?对这两位老人来说,“西安事变”都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历史转折点。一个从此陷入囚笼,一个则龙归大海。深如苦海的国难家仇和半个多世纪的牢狱之灾,使那位风流倜傥、气吞万里如虎的“少帅”,成了壮志难酬的笼中虎,虽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只能望笼兴叹。囚窗锁梦,壮志难酬,他产生求助于上帝的念头自有其缘由。而吕正操则不一样,经过事变后,他认清了自己该走的道路,毅然站到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人民一边,率师北上,抗日救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在兵家视为死地、无山少水的冀中平原,依靠广大人民,用“地道战”、“地雷战”把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打得晕头转向,狼狈不堪,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这场抗日的人民战争的胜利,使他进一步看到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几十年风风雨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无不在他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特别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使他对老百姓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有着更深刻的感受。他深信:只有老百姓才能决定革命的成败和国家的兴亡,才是真正的“上帝”。张学良洞察了近百年国家民族的沧桑巨变,不难理解老朋友的思想感情,因而发出了“得民者昌”的感叹。
共产党是因为“迷信老百姓”,“得民者昌”的。过去是这样,今天还是这样。海峡两岸、海内外同胞,绝大多数人,如今无不盼望国家统一、民族昌盛,这就是人心所向,潮流所向。只有顺乎民心,顺应潮流,才能获得人民的拥护。试看香港不久将回归祖国,海内外的炎黄子孙一片欢欣鼓舞之情,就可知民心所向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