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化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8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朋友信箱

  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化作用
叶朗,1938年生,浙江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宗教系主任,北京大学现代外国哲学研究所主任,北京大学美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高校工作委员会主任。1990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主要著作有:《中国小说美学》、《中国美学史大纲》、《现代美学体系》,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吴长明朋友:
人文学科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塑造。国际上的一些知名学者早就发出警告:如果忽视或者轻视人文学科,必然导致整个民族精神水平的下降,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如何认识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以及整个现代化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一个课题。
轻视人文学科的倾向,有两个认识上的根源。一个是社会上对于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的一种片面看法,把大学教育看成是一种单纯的职业教育(与此相联系的是把中小学教育看成是单纯的升学教育)。在很多人(包括很多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心目中,上大学,就是学一门专业,掌握一门技能,毕业后能找到一个好的职业(工资高,待遇好)。另一个是社会上很多人在人文学科的社会功用问题上存在着的错误观念,即用直接的功利性来衡量人文学科的价值,认为人文学科对于现代化建设没有多大用处。
要纠正轻视人文学科的倾向,必须解决这两个重要的认识问题。
大学教育不等于职业教育。大学教育的目标不能只限于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而是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注重专业教育(科学技术教育),而且要注重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教育(人文教养)。
在很多人心目中,搞现代化建设,一是要有资金,二是要有技术,别的都是次要的。他们也讲人才,但人才问题也被归结为掌握技术的问题。他们不了解,人才首先有一个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问题,也就是有一个教养的问题。他们不了解,人文教养会深刻地影响到一个社会的治、乱、兴、衰,而且通过塑造一个民族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对这个民族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在存在的许多社会问题,都和人的素质差(缺乏教养)有一定的联系。人们常说,能源、交通是现代化建设的“瓶颈”,这当然是对的。但是,从长远看,影响现代化建设的最大的“瓶颈”是国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这应该引起全社会的严重关注。
当代世界范围内所出现的因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失衡而引起的人类文明的危机告诉我们,那种把大学教育单纯作为职业教育的观念,确实应该改变,刻不容缓。如果我们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只学会一门专业知识,或者只掌握一门技艺,不懂哲学,不懂文学,不懂历史,不讲礼貌,不讲道德,不讲奉献,专门利己,毫不利人,心胸狭窄,趣味庸俗,除了快快发财,不知人生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试问,这样的人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吗?一个国家都由这样的人组成,这个国家能够建设成为文明、进步、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吗?
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内在的)和文化世界(外在的)。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是统一的。从内容来说,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就是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学科与回答“是什么”的客观陈述(科学)不同,它要回答“应当是什么”,也就是它要包含价值导向。人文学科总是要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或典范。人文学科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人文学科不仅仅使你学到一门专业,而是要提高你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它所根据的理念不是工具理性,而是价值理性。
人文学科没有直接的功利性,不等于说没有用。人文学科的功用最主要的是“教化”。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能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因此人需要教化,教化的本质就是使个体的人提升为一个普遍性的精神存在。所以他说,哲学正是“在教化中获得了其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另一位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也说过,精神科学是随着教化一起产生的,“因为精神的存在是与教化观念本质上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大学教育分专业和非专业人文学科教育,对专业文科学生来说,要鼓励他们坚定志向,热爱专业;对非专业文科学生来说,如果忽视人文教育,也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现代化建设者。在我们当前的时代条件下,人文学科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社会功能:
第一,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和意义的体系,从而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的人文导向。
第二,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人文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塑造一种文明、开放、民主、科学、进步的民族精神。有了这种不断提升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有了这种民族精神作支柱,我们才能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我们才能加速现代化的进程,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民族的振兴。
第三,使我们整个民族特别是科技工作人员以及实际工作部门的人获得理论思维的训练,使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获得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从文化的(哲学的、历史的、审美的)层面激发我们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原创性。
第四,为国家在经济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决策提供人文咨询、人文设计、人文论证。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决不单纯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它包含有文化的、精神的、价值的层面。所以,决策不仅需要技术设计、技术论证,而且需要人文咨询、人文论证。忽视人文咨询和人文论证,往往导致决策的重大失误。
第五,推动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展望21世纪,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伟大复兴,必将改变西方文化片面主宰世界的格局。人文学科在这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任务,这包括:对中国文化进行全面的、深入的研究,以过去所缺乏的广度和深度把中国文化介绍给国际社会(西方文化界、学术界对中国文化至今仍缺乏了解),创造条件接受和培养数量更多的国外留学生(国外留学生来我国多数是学习人文学科,他们将成为中外友好的重要纽带)。
吴长明朋友,以上从几个方面谈了人文学科的重要作用,不知对你认识这一问题能否有所帮助。愿我们共同为所钟爱的人文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叶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