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歌声飞进大别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7
第4版(要闻)
专栏:

  歌声飞进大别山
本报记者刘玉琴
编者按:本报从4月11日开始推出“京九文化列车行”专栏,报道艺术团在京九沿线和革命老区慰问演出的盛况。今天刊登的是第六篇。
绵延起伏的大别山峰峦叠翠,映山红开满了山坡。4月16日上午,京九文化列车艺术团抵达河南新县,为曾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新县人民进行慰问演出。
舞台就搭在大别山下、潢河岸边新县崭新的火车站广场。广场两侧数百米高的山坡上依次坐满了观众。新县的老红军代表吴仍庆、周文奇、张世峰和胸前佩戴着“华北解放纪念章”的成善臣端坐在前排。
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大别山腹地的新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这里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九支主力红军,孕育了许世友、李德生等43名将军。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先念、徐海东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留下过战斗的足迹。在这片当时仅有9万人的土地上,就有5.5万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演出开始,青年演员张静、谢琳饱含深情分别演唱的《不能没有你》、《英雄赞歌》,唱湿了台下观众的眼睛。歌唱演员魏金栋一曲《老百姓就爱你这样的官》唱毕,走下台去,把手中的鲜花献给了四位老红军,他们立起身来,用微微发颤的双手接过了鲜花。99岁高龄、身板仍较硬朗的吴仍庆流着泪说:感谢党和人民对老红军、对老区人民的关怀……
目前,新县的老红军健在的还有67人。住在县城红军街上平均年龄85岁的20多位老红军,成立了由吴仍庆担任支书的“红星支部”。他们说,新县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京九铁路的建成,使新县第一次有了铁路,通了火车。把老区和首都北京连在了一起,使新县人看到了经济繁荣、文化生活丰富的美好未来。
这一天,还有许多外县的观众以及老红军的后代也从100公里外的村庄赶来观看演出,许多人还要看看京九铁路。
站在血染的土地上,面对老区人民的纯朴和对艺术的渴求,艺术家回报了满腔的赤诚。因感冒发烧正在输液的宋祖英拔掉针头走上了舞台;带领东方歌舞团在青岛、苏州等地巡回演出半个多月的李谷一,直接从外地赶到了演出现场。
新县县委书记郭世光说,党的关怀,先烈的期盼,永不褪色的红军精神激励着我们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治优势,为把新县早日建设成中原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而努力。
当歌唱演员彭丽媛唱起《在希望的田野上》时,几位老红军走到台前握住演员的手久久不放,艺术家和老区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4月16日下午,京九文化列车艺术团转赴湖北省红安县,为闻名中外的“将军县”人民进行了慰问演出。这是京九文化列车艺术团离京以来的第九场演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