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春天里的对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8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自强与助残

  春天里的对话
梁秉堃
赵逸云,女,今年34岁,是云南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91年及1996年两次赴英国进修。她在超声化学等领域造诣颇深,发表了多篇有影响的论文,获云南省科技成果奖。目前正在攻读英国考文垂大学与云南大学联合培养的在职博士学位。
在化学系办公室那间不大的房子里,我们面对面坐着,如同朋友一样交谈起来。
“对不起,可以先说说你是怎么得的小儿麻痹病吗?”
她笑了笑答:“我1岁7个月得的病,从那时候开始两条腿的长度就相差4厘米,走起路来右腿发软,使不上劲。而且,由于身体的重心总在左腿上,右腿就越来越细,左腿就越来越粗。”
她把目光投向了窗外,轻声说:“在托儿所得了病以后,从上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到出国进修、出国读博士生,虽然都遇到了一些阻力,但是也遇到了一些好人帮助我克服阻力,使我顺利地过了一关又一关。”
“这七关当中,如果有一关过不去,也许就会改变你的整个人生道路。是吗?”她点头。
“你感到幸运吗?”“感到非常幸运。可以说,大家都在支持我。我所得到的成绩也是大家帮助取得的,每次获得奖励都很不好意思。”她抬起头来看着我,“这是真心话。”我点着头。
“随便举些例子说吧。我走路有困难,大家都尽量帮助我。在英国学习第二天就有人把电梯的钥匙交给我专用。在系实验室里干什么都有人帮助我,化验用的硫酸瓶,大家从来不让我来搬,怕摔碎了有危险。与我们联合搞课题的南京大学冯若教授,不但帮助申请经费,借给仪器,还每个月来信在专业上进行指导……”
“我听说,系里有一位女老师做胃切除手术住院,你也硬是参加了护理。人家感动得流着泪说:‘我能得到大家的关心,特别是小赵老师真诚的感情,我满足了’。”
“我还听说,你去英国学习的时候,下了飞机是一个人拖着个大行李找到导师马丁教授的。而且,在那一年多的时间里,每天从住地到实验室往返要步行一个多小时?”
她忍不住地插话:“后来我买了一辆单车,没想到又被小偷偷走了。当时,我真恨那个小偷,为什么专门来偷我的车?”
“为此,马丁教授到处骄傲地向别人介绍说——这是我的中国学生!还说,没有想到,小赵女士身有残疾,每天来回步行一个小时以上,而且做实验经常到深夜,这么能吃苦,真了不起!”
“马丁教授还自己出钱让我参加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学术会议,这确实是不多见的事。”她再次摇摇头说,“我遇到的好人真是太多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