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战胜冰雪严寒的芬兰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21
第6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战胜冰雪严寒的芬兰人
本报记者刘正学
位于北欧的芬兰,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国家之一。3月中旬,中国新闻记者代表团访问芬兰,刚到赫尔辛基就见大雪纷飞。从机场到市内,公路两侧的密林、田野、屋顶和街面早就铺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从下榻旅馆的窗口远眺,波罗的海海面上结着很厚的冰,一艘艘货轮和客轮,犹如一尊尊模型凝固在冰上。
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南端的城市,一年中有五六个月的结冰期,气温最低达零下十几摄氏度。往北,特别是北极圈内,结冰期更长,达六七个月,甚至常年冻土,气温也低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或零下四十多摄氏度。在如此严寒的冰雪世界里,500万芬兰人是怎样生活和发展经济的呢?这是我们访问中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芬兰的能源供应十分充足。无论走到哪里,不管在工厂、政府机关和公司办公楼,还是医院、公共场所和个人家庭,尽管室外冰天雪地,但室内始终温暖如春,气温都在20至25摄氏度之间。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在室内仅穿西装外套,就能舒服地工作和生活。而且,一些高耗能的工厂如造纸厂、胶板厂、金属加工厂和化工厂,工人都是一天24小时三班倒。
据芬兰能源部负责人介绍,芬兰是全世界人均耗电量最高的国家。目前芬兰全年发电量690亿千瓦时,核电、热电和风力水力发电分别占32%、45%和23%。由于它的燃料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因此芬兰能源部门十分注意节约能源和开发新的能源。现在,芬兰城市中80%和全国一半供热都采用热电联产和集中供暖,这既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又净化美化了环境卫生。
由于芬兰集中供暖的设备和技术属世界领先地位,它在能源开发项目上也实力雄厚,因此,在国际市场上非常有竞争力,从而弥补了进口大量燃料而付出的巨额外汇。我们在参观芬兰最大的能源开发公司伊沃尔国际有限公司时了解到,它目前不仅占据了芬兰40%的电力市场和瑞典10%的电力市场,而且每年投入3000万美元的科研资金,已在60多个国家承建了包括热电厂、核电工程、环境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输电工程和遥控操作等650个建设项目,年收入18亿美元。
据芬兰外贸协会市场公关主任本特·候姆先生介绍,芬兰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260亿美元,人均产值达2.48万美元,出口约470亿美元。由于国民经济发展迅速,芬兰人普遍享受很高的生活水平。现在,有一半以上的芬兰人拥有独立的别墅式住房,所有家庭内都设有桑拿浴室;每两个人拥有一辆小汽车,每三个人拥有一部移动电话;每个公民除享受免费教育外,还享受医疗保健、住房、退休养老及失业等福利补贴。这对40年前还仅仅是一个粮食可以自给的农业国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当然,芬兰人在创造这一奇迹时,同样面临着各种困难与挑战。90年代初,由于前苏联解体和国内经济过热,芬兰对外贸易严重失衡,国内财政赤字上升,出现了二次大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萧条。芬兰银行一位主管经济的部长告诉我们,至1994年,芬兰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13%,对外贸易锐减了15%,结果,国家税收大幅度减少,国债急剧上升,特别是失业率从萧条初期的3%上升到20%。芬兰政府面对困境,冷静有效地制定了对策,在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和外贸方针后,芬兰经济近两年出现喜人的复苏。这位部长乐观地说,目前芬兰已渡过难关,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预计可增长4%,比德国和法国要高出1倍,通货膨胀率不超过2%,对外贸易顺差可达100多亿美元,失业率也将下降5个百分点。
芬兰人在制定2000年经济规划时,除盯着欧盟各国的大市场,还盯着俄罗斯、东欧各国和中国这些巨大的新兴市场。外交部经济司司长乔麦·万林说:“今天的世界,海陆空交通都十分方便,芬兰又处于东西方的交叉点,我们与东方国家的贸易前景十分广阔。”
芬兰人对现在充满着自信,但他们更把希望寄托于21世纪。在《芬兰2000年》一书中,他们说:“芬兰人将在国际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