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大盈的魅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03
第2版(经济)
专栏:

  大盈的魅力
本报记者潘承凡
上海的菜篮子工程里有两大名牌:大江鸡和大盈鸭。大江是老名牌,大盈是新名牌。大盈肉禽联合总公司崛起较晚,起点相对较高:花园式的厂房,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从孵化、屠宰乃至深加工,关键设备全部是世界顶尖产品。大盈鸭属引进的瘦肉型鸭种,年产400万只左右,加工严格,无污染、无小毛、无外伤、无淤血,而且大盈鸭深加工品种有30多个,生熟皆有。
每天去大盈公司参观者络绎不绝,许多参观者是冲着大盈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去的,参观者往往对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十分感兴趣,纷纷表示回去一定按照公司加农户的模式组织农副产品生产。
模式真有那么大的魅力?
不是一“加”就灵
大盈公司所在的青浦县,因为有个烟波浩渺的淀山湖,养鸭传统世代不绝。1988年上海有关方面取消鸭产品统购统销,各乡各镇都想抢占上海市场,纷纷成立肉禽公司,组织鸭子生产。因为有了大江鸡的榜样,这些公司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组织模式。
那一年,青浦县的鸭子上市量创下了令人咋舌的纪录,达到了1123万只,而1987年只有501万只;更令人咋舌的是,到1989年鸭子上市量又掉到651万只,鸭农们赔了血本,畜禽公司纷纷倒闭,只有大盈公司一家依然屹立于淀山湖畔。
这个结果告诉我们,公司加了农户,并不等于增强了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大盈公司的成功秘诀就是在公司加农户的基础上,刻意追求严格精细的内部管理。大盈公司作为上海市政府的菜篮子基地,上市的鸭肉产品价位有严格的限制,公司又不能把市场的压力转嫁给养鸭户,所以面前只有一条路:挖潜增效。大盈公司总经理冯桂兴对记者说:大盈公司1000多万元的利税,是一分一分抠出来的。
抠出来的效益
直到采访结束,我才真正信服,大盈公司1000多万元的利税,确实是一分一分抠出来的。
这是一种用现代方法进行的严格管理。在种鸭场,被采访者算了这样一笔帐。一只种鸭原先一年下190只蛋,经科学饲喂提高到200只。1.7万只种鸭,年增加种蛋17万只,以每只4元计,仅此一项年净增纯利60多万元。
原先大盈鸭孵化率比较低,通过更换设备、提高技术,孵化率整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年孵化600只鸭子可净增纯利120万元。
大盈公司的屠宰厂严格管理、精打细算的例子更多,过去由于操作员水平参差不齐,分割肉不太干净,不少鸭肉随鸭壳一块廉价处理掉了。通过岗位练兵技术竞赛,现在平均每只鸭比过去多拆10克肉,年增加纯利50多万元;拆过肉的鸭壳再进骨肉分离机,分离出来的鸭肉做汉堡和肉饼,又可净增利润几十万元;鸭血过去当原料卖,每只鸭的鸭血只卖5分钱,现在加工成小包装的鸭血,增值10多倍,年增纯利百万元。
冯总经理最得意的是鸭毛增值,通过技术部门努力,今年每只鸭鸭毛增重15克,400万只鸭子总增鸭毛60吨左右,按每吨3万元计,约可净增利润180万元……
帐算到这地步,恐怕所有读者都已有了明确的结论。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早已由紧缺变成丰富,甚至有不少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农产品市场竞争因之也由数量转移到质量、效益上,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里,内部管理比外在模式更加重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